■文/图 本报记者 李丽娟 通讯员 刘 洋 郭留涛
基层治理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群众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今年以来,召陵区东城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以“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为抓手,以“六情直通、四级响应”治理机制为依托,全面建强组织、防化风险、办好实事、促进发展,不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走深走实。
以基层善治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今年村里要开工建设第三经济产业园,为了让村民放心入股,我们充分发挥网格长和网格员的作用,通过网格议事会讲清楚参股政策、项目规划情况,让村民心里有本明白账。”9月3日,记者在东城街道谢庄村采访时,该村党支部书记谢海顶说。
谢庄村党支部始终将经济发展作为检验基层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准。过去几年,该村先后建设了第一经济产业园、第二经济产业园,集体年收入达50多万元,帮助100多名村民家门口就业,有的技术能手月收入达8000多元,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
今年以来,东城街道创新专属网格管理模式,将谢庄村产业园纳入专属网格管理,由街道下派工作人员担任网格党组织书记、网格长,吸纳老党员、青年突击队队员、群众代表等担任网格员,持续加大服务企业力度,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进一步增强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在谢庄村推动乡村振兴与基层高效能治理深度融合的同时,东城街道汾河路社区探索出线上线下双链互通、上级下级联动响应的基层治理机制,实现了民需速掌握、问题早发现、隐患快化解、服务零距离。
8月4日,网格长赵四方在巡格时发现有不少群众聚集在天润府售楼部,上前主动了解情况后得知:因天润府二期开发商延期交房,导致部分业主子女无法入学。业主们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民有所需,我有所应。事不宜迟,赵四方立即向社区汇报了情况。社区迅速启动排查工作,确认此事共涉及36户业主、37名学生,经分析研判,因超出本级解决能力,随即通过高效能治理平台上报街道。街道高度重视,为确保问题妥善高效化解,迅速将情况反映至区级平台。收到区级平台反馈的解决方案后,街道、社区迅速行动,现场办公。区住建局与区教育局协同联动、合力攻坚。8月22日,37名学生入学事宜全部办妥。这一事件的圆满解决,既是汾河路社区精准破解民生难题、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生动缩影,也是其深化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一次成功实践。
“真的没想到,十多天时间,网格员就帮我们解决了这个大难题,太感谢了!”9月3日,记者在汾河路社区采访时,居民李芹感慨道。
以基层善治蹚出市场发展新路子
“多亏网格员帮忙,营业执照顺利办下来了。现在我们一有困难,马上想到的就是找网格员帮忙。”豫中南农贸市场生鲜商户陈增志说。这是市场专属网格服务下沉到“最小单元”的生动缩影。
商户的认可,源于“1+N”管理模式与“两化四帮”服务体系两条治理新路径的推广。
“‘1+N’管理模式是由东城街道指导,结合市场实际打造的创新管理模式——以1名网格长为核心,将市场划分为N个动态服务专区,各配备2名市场工作人员担任兼职网格员。”豫中南农贸市场总经理王书一介绍,市场专属网格以当前13个服务专区为核心,一般问题网格员现场处置,复杂问题网格长现场研判协调解决,大问题才上报街道联动部门解决。
东城街道对市场专属网格的建立、完善和运行提供了全程指导和服务,对市场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严格督导,开展突击检查,下发问题限期整改单,形成了“自上而下交办、网格内闭环整改”的管理模式。
如果说“1+N”管理模式让市场更有秩序、经营更加规范,那“两化四帮”服务体系则为网格增添了人文关怀,注入了发展动能。网格构建了“人防+技防+物防”立体防护体系,做到安全隐患日巡查、智能监控全覆盖、微型消防站常备勤;提供暖心服务,商户需求日摸排,建立商户困难台账,为困难商户减免房租。针对商户的“急难愁盼”问题,网格员还提供“四帮”服务,帮办证、帮免费检测、帮产销对接、帮维修水电。市场还开设了失地农民免费摆摊专区,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
豫中南农贸市场专属网格真正实现了围着商户转、解决问题快,让商户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成为农贸市场善治的鲜活样板。
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既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其成效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张琦告诉记者,年初以来,该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路径,通过创新服务载体、优化治理模式,推动基层党建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该街道的亮点做法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兴领域“两个覆盖”。聚焦产业园区、商圈市场等专属网格加强党的建设,先后成立强泰商砼党支部、金星幼儿园联合党支部,推动组建召陵区人民调解协会党支部、召陵区总商会党支部等7个功能型党支部,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城市社区“跨界服务”。聚焦城镇化进程超越社区边界问题,推动公共服务向新建城区延伸,在东山路以东、黄河路以南区域组建汾河路社区协作组,涵盖4个居民网格、2个商圈网格、2个道路网格。
“格中格”精细化治理。针对农村居民网格中广泛分布的理发店、早餐店、小卖部等小微经营主体,在每个村特别设置了“格中格”——村商圈专属网格,由市场监管所派专人担任网格长,包村干部担任网格党的负责人,实现了常规巡查和安全检查无遗漏。
下一步,东城街道将坚持“可复制、可推广、可提升”原则,系统总结汾河路社区、谢庄村等成熟经验,向街道全域推广,“一村(社区)一策”打造基层治理品牌,实现高效能治理全域覆盖。同时,针对辖区内专属网格多为机关单位、学校、医院、经营主体的特点,东城街道将持续加强与应急管理、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的联系,做好专属网格的指导与服务工作,确保网格运转顺畅,持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