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昼夜温差加大,秋燥愈发明显。中医认为,此时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生理机能随之调整,食养应遵“秋冬养阴”原则,以滋阴润燥、健脾养胃、补肾防寒为三大核心。
滋阴润燥防秋燥
霜降时节,燥邪易伤人体津液,容易引起皮肤干燥、口干唇裂、鼻干咽痒、大便干结等问题。可食用以下食材滋阴润燥:
1.百合微寒味甘,归心经、肺经,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可煮百合粥、百合汤,或与银耳、雪梨同炖。
2.梨性凉味甘微酸,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生食、榨汁、煮水皆可。
3.芝麻、蜂蜜是滋阴润燥的佳品。芝麻炒香研末儿,加蜂蜜冲饮,即可润肺润肠。
健脾养胃强根本
脾胃为后天之本。天气转凉,脾胃功能易受影响,应选择以下温和易消化的食物:
1.山药性平味甘,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可煲汤、煮粥或清蒸食用。
2.南瓜性温味甘,能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3.板栗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功效,熟吃对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有改善作用。
补肾防寒迎冬日
霜降时节天气逐渐寒冷,补肾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冬季作准备。可选择以下食物补肾防寒:
1.核桃性温味甘,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
2.羊肉是温补佳品,有助补肾壮阳、暖中驱寒。体质虚寒者应适量进食。
3.枸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可泡茶、煲汤。
实用食疗方案推荐
1.百合雪梨汤:将百合和雪梨一起炖煮,具有润肺止咳、滋阴润燥的功效。
2.板栗炖鸡:板栗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鸡肉能补充蛋白质,两者炖煮是霜降时节的滋补佳品。
3.大枣莲子百合枸杞粥:有滋补五脏、养阴润肺、健脾和胃的功效。
此外,霜降前后还有许多应季食材具有独特的养生价值——柿子味甘性寒,对体质偏热或阴虚者尤为适宜,但要忌空腹及过量进食。红薯、芋头、萝卜、莲藕等根茎类食物富含淀粉与膳食纤维,可助机体顺应季节变化。石榴、山楂、乌梅等酸味食物有助收敛肺气,预防秋燥。
饮食禁忌与注意事项
1.适量原则:每餐七分饱,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脾胃负担。
2.减少辛味:葱、姜、辣椒、芥末等发汗之品易耗阴津,宜少食。
3.忌生冷:海鲜、冷饮等寒凉食物易伤脾阳,可能引发腹痛、腹泻。
4.对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食用南瓜、山药等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时需要控制摄入量;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应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李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