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6年6月29日 星期

自强不息 奋勇争先
——记市实验中学体育教研组

■见习记者 李文姣

在市实验中学,有这样一个优秀的群体——他们辛勤耕耘,让强身健体的教育之花盛开在校园,盛开在孩子们的内心,他们是团结上进、追求卓越的市实验中学体育教研组(以下简称体育组)。

由于体育组全体老师的辛勤耕耘和扎实有效的训练指导,漯河市每年一度的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市实验中学多次夺取全市第一;在漯河市中学生男子篮球比赛中,该校三次夺得全市第一;在漯河市中学生男子足球比赛中,该校两次夺得全市第一;2010年,学校男子足球队代表全市参加省晨光运动会荣获全省第八名;在漯河市举办的两届中学生校园足球比赛中,该校两次荣获亚军;在漯河市中学生乒乓球比赛中,该校多次夺得全市男、女队冠军;在漯河市历届中学生羽毛球球比赛中,学校包揽全市男女团体和个人冠军……这些奖牌包含了老师和学生的汗水,记录了他们奋斗的历程。

学校重视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窗口,是素质教育工作的具体展示,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外在形象,也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体育组提出“学科与活动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从“抓普及、促提高”入手,每年配合学校开展春季运动会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体育教育活动,让漯河市实验中学成为重视学生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乐园。

坚持锻炼

作为教育部命名的首批“足球特色学校”,市实验中学参加“第二届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经过球队的奋力拼搏,最终获得中学组第二名。

市实验中学的体育工作一直都走在全市学校的前列,无论是大小比赛还是中招体育考试,学生都能够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对体育课的投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一所优秀的学校就是要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在市实验中学,全体学生每天都要参加体育锻炼,在上午大课间、下午大课间,跑步、课间操从不间断,即使是七年级的学生也要围绕中招体育考试项目进行训练,将日常锻炼和考试锻炼灵活结合在一起。老师们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趣味锻炼,跑操、跳操、跳绳、拔河等项目都深受学生喜爱。每年的春季、秋季运动会,老师们也会参与其中展示风采。中招体育备考期间,学校会组织九年级学生进行集训,上午进行深蹲跳、高抬腿、重跳、俯卧撑这样的素质练习,下午着重锻炼学生的耐力,以长跑和立定跳远为主。坚持不懈的锻炼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顽强斗志。

训练有方

参加比赛取得荣誉靠的是竞技体育项目。竞技体育水平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沿窗口,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市实验中学的体育老师本着为学校增光添彩的信念,根据体育训练的周期性、比赛的残酷性和训练时间的不固定性,知难而上,利用课外时间训练。他们的训练既有分工,又有各展其长的机会;既有阶段性目标,又有近期目标。他们坚持周期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始终贯彻“从严、从难、从实际出发的科学的大运动量”方针,使各个运动队的成绩稳步提高。

学校的一位体育教师说:“我们有一个足球俱乐部,每周一、三、五、日下午坚持训练,队员自带器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我们通过体育健康测试、素质达标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校队的训练,今年主要是抓‘大球’训练,如篮球、排球、足球;小球’抓养成,组建羽毛球、乒乓球队。严谨有序的训练计划、明确的训练目标为我们训练作指引;老师、学生的全情投入是我们体育工作的坚实后盾。”

不断进取

体育组全体老师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一方面,他们有效利用每学期的组内教研进行新课程培训和专业技能方面的研修,采用外出学习、骨干教师作教学示范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不断开阔全组教师的眼界,促进全组教师的专业成长;另一方面,他们积极通过本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青年教师中“传、帮、带”,构建具有学科特点的有效教学模式,引领全组教师逐步形成个性化教学,让课堂充满智慧和活力。 

硕果累累

努力就有收获:体育组老师杨建军被评为河南省教学标兵,并被授予河南省体育学科带头人;赵琴英作为国家级裁判,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教练员、辅导员称号;刘俊甫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论文一等奖;李娟、赵晓伦、胡天翼、王宏民、李胜也多次被评为省、市级优秀辅导先进个人。

二十余载桃李芬芳,二十余载薪火相传。二十一年来,市实验中学体育组老师见证了学校的峥嵘岁月,以博大的胸怀书写最美的篇章,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自己奋勇向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征程中,市实验中学全体体育组人会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为实验中学创建中原名校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