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明漯河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8月26日 星期

着眼大局抓实干 情系民生书华章


——市民政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纪实之一

■本报记者 刘 丹

近年来,市民政局以“把好事办好”为目标,通过持续狠抓项目建设、业务建设、机关建设,实现了社会救助管理、社会福利、双拥等各项业务工作的发展,用真心搭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蓝天。

2016年,市民政局承担市政府责任目标,市定民生实事,省、市定重点工作等共45项,目前各项目标任务顺利推进,解决了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社会救助工作成效显著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等兜底性制度,深入开展社会救助,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发放、大病医疗救助、临时困难救助、农村“五保”供养等政策,并适当提高各项救助标准,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开展精准扶贫,努力完成4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任务,实现全市3.4万人稳定脱贫,为全市打赢扶贫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

抓好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建设。加快建设市养老产业综合服务园;抓好社区老年人日常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建设;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鼓励社会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健全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深化全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试点工作,推进“百县千村工程”顺利实施,保证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也具备生存技能。

全面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和县(区)核对机制,构建综合性社会救助平台,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社会福利建设步伐加快

深入开展双拥共建,积极创建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组织开展全省第四届双拥“双十大”、“双十佳”评选推荐活动,上半年我市再次提高随军家属补贴标准,共向55名随军家属发放生活补贴26.4万元。每人每月达800元,高出省定标准350元。做好复员退伍军人创业培训工作;开工建设军转站,建成市烈士陵园等。

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利用两年时间,按照“办公面积达标、服务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的标准,对不达标和无办公场所的37个城市社区进行建设改造,2016年建设改造26个。

继续推进福彩公益便民自行车慢行系统建设。上半年共新建公益自行车网点5个,搬迁3个,投入婴儿车300辆,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统一部署组织,积极完成“两城同创”等年度目标任务。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筹划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抓好减灾示范区建设。做好社区减负和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工作。

全面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政府购买市本级地名普查汇总入库及成果开发项目,共规划开发地名普查成果6项。临颍县、舞阳县、郾城区得到省资金奖励,漯河市地名普查工作整体推进居全省前列。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