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11月1日 星期

霜降时节


■王晓景

侍弄了大半辈子的父亲不知道每年太阳位于黄经210度时为霜降,但他对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农谚却烂熟于心,比如“霜降播种,立冬见苗”、“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适宜”等。所以,离霜降还有几天,父亲就会赶着老牛把家里的几亩地犁好耙平,做好播种的准备。犁地的时候,老牛拉着犁铧,温润的泥土快速地向旁边翻滚开来,我和弟弟背着小篓赤脚跟在后面,争抢被翻出来的花生或红薯,那是秋收后土地下面的遗留。

种完麦子,父亲又忙着拢菜畦、挖菜窖。挖菜窖是个费力气的精细活,划线、铲浮土、一层层细掏慢挖,窖面四壁尽量笔直……土方工程结束后,再做一个保暖通气的窖盖才算大功告成。在漫长的冬季到来时,能有一个大菜窖,里面整齐码好满满一窖萝卜白菜时,一家人才会在雪花飘飘、北风呼啸时觉得安稳踏实。

每年霜降时节,家乡县城的颍河东路都会举行一场规模盛大的物资交流会,那是全县规模最大的古庙会,始于清,兴于民国,盛于现代。庙会参展商家千余户,会场可绵延四五里地,各式服装琳琅满目,布料、鞋帽比比皆是,还有胡辣汤、繁城五香牛肉、窝城烧鸡、炒凉粉、烩面、糖葫芦等各类小吃穿插其中。

母亲和隔壁二婶儿总是一早儿就盼赶会,因为要张罗着给家里老人和孩子置办几身过冬的棉衣,给家里换个大屏幕的电视……逛逛买买,走得累了,还可以坐在会场一隅看戏。不识字的母亲喜欢看戏,豫剧的名角名戏大多耳熟能详,但百看不厌。或许是受了《穆桂英挂帅》、《花木兰》等戏文的影响,最终把我教成了外表柔弱、内心铿锵的女汉子。

霜降在秋末,这个节气也和众多的当季食物联系在一起。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既信奉懒人哲学,又无限憧憬美食的我最爱煲汤。山药排骨、萝卜羊肉、陈皮老鸭,将原材料洗净放在砂锅里,明火慢煲五六个小时,起锅时汤色或清亮透底或白如牛乳,略有一点儿油星闪烁,配上青绿的葱花,喝到嘴里是暖融融的鲜。

偶尔来了兴致,也会做桂花糯米藕。桂花是中秋新采摘,馥郁的香,藕是刚从荷塘挖的,脆生生的甜,和糯米放在一起蒸熟,淋上蜂蜜、撒上青红丝,入口软糯清香,回味无穷。

“霜降红梨熟”、“霜降鲈鱼美”、“霜降蟹膏肥”,好的食物,不仅会温暖身体,温暖生活,也会彰显文化。我之前所在的公司,在这个季节,每周会安排食堂为员工做1~2次大闸蟹。到午餐时间,绷在套装里的伪成熟青年会暂时忘却写字楼里的薄书堆案,敛去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样样精通的职场十八般武艺,个个露出小儿女的神态,揭蟹壳、拆蟹脚、蘸姜醋,吃得不亦乐乎。午后一杯恰到好处的咖啡,和定点提供的水果,又不动声色提醒我们工作要全力以赴。

“霜降杀百草。”以后的几个月里,会肃杀得平原无生机,心底难免会生出几丝唏嘘。人性偏向负面的信息,做放弃的事情过于容易,但美好的事物即便在损伤和隐藏中,也有所相信,有所依持,不是那么容易被摧毁。不如在这冷艳的温度下,煮一壶普洱红枣茶,做几个简单的瑜伽动作,慢慢消化躁气。也可用丝绒质地的正红色唇膏,温暖厚重的木质调调香水,孔雀蓝的羊绒披肩,让这季节生出几分沉寂不张扬的仪式感……

因有节气而四季分明,窗外的是季节,窗内的是心情,愿你永远心生美好,笃定前行。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