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丽娟
谦和热情、低调务实,这是苏鹏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2016年7月,时任市政府办公室信息科主任科员的苏鹏被抽调到市环保攻坚办督察办公室,加班加点汇总、编辑、报送信息,顶着严寒酷暑到环保一线督察,春节牺牲与家人团聚的宝贵时间坚守岗位……从始至终,无论是在文字材料撰写中,还是在日常督察、夜查工作中,他都冲锋在前、不畏艰难、无怨无悔,用责任和担当诠释出内心深处对环保的热情和执着,被评为“2016年度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先进个人”。
加班加点成“家常便饭”
“他对待工作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力求完美。”在同事们眼中,苏鹏几乎是每天最后一个下班的人,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进入攻坚办后,他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担负起督察办文字材料工作,负责攻坚战报的采集、汇总、编辑以及向省战报报送信息等工作。由于各个督察组都是在下午五六点后才把督察情况报过来,他对信息的汇总、编辑及上报工作就安排在晚上七点,每天无论多晚,都要把这些事情做完才离开办公室。
去年11月“冬防”管控全面开展,面临环保督察情况汇总和任务分解工作量的骤然增加,为按时把日报、计划安排和问题落实情况上报给省督察组,苏鹏更是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和周末,几乎每天工作到晚上八点,高质高效完成了“冬防”管控信息上报工作。大年初一晚上,他顾不上和家人团聚,依然坚持夜查;大年初三,更是早早来到攻坚办,开启新一年的工作。
“经常加班加点,家人没有怨言吗?”面对记者的提问,苏鹏说家人都已经习惯了。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背后却蕴藏着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付出。
敢于“亮剑”是他的风范
环保攻坚是一场硬仗,打硬仗除了要做好细活,更要敢于在工作中敢想敢说敢做。在全面完成文字材料工作的同时,苏鹏还积极参与日常环保督察工作,啃地方不愿啃、啃不动的环保“硬骨头”。
去年11月,属于省督办问题的精亮门厂院内沙场整改始终不到位,苏鹏带队到该沙场实地查看后,立即联系源汇区攻坚办和交通局负责人,现场要求他们立即采取行动,限期解决,同时上报解决情况。12月初,在进行后督察时,该沙场已经取缔。市一建公司院内的五大“污染围城”问题同样也是老大难问题,为促使问题尽快解决,还居民一个干净整洁、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他及时在攻坚战报给予反映,并与源汇区攻坚办、马路街办事处和一建公司沟通,明确提出“要抓住院内脏乱差和散煤加工点、废品收购点搬迁的关键,采取事前告知、事中联合执法、事后全面整治的思路,稳妥推进,快速行动”的合理建议,促使该公司院内整改目前基本到位,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环保督察只有敢于‘亮剑’,动真格、敢碰硬,才能形成震慑力量。”苏鹏正是奉行着这样的督察原则,才促使郾城区裴城镇众多建材企业扬尘污染、召陵区召陵镇小砖瓦窑违规生产、郾城区华东森林湖建筑工地违规施工等一件又一件屡督不改、顶风作案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打破常规才能打赢硬仗
环保攻坚要敢于打破常规思路,敢于尝试不同的方式方法,才能啃得下“硬骨头”,打赢这场硬仗。工作中,苏鹏就是一个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
为发挥攻坚战报战斗导向作用,苏鹏根据不同时间节点的环保攻坚重点,及时调整战报内容,全面反映我市环保攻坚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以及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他注重从时效性、经验性和特色性三方面入手,使上报信息有精品、有亮点。在被省攻坚战报采用的诸多条报送信息中,我市的做法被给予充分肯定。为有效解决夜查区域分割、夜查人员分散和夜查目的性不强的问题,苏鹏和督察办其他同志一起提出了合理调配、联合夜查、做好预案等夜查工作方式,建立健全了夜查工作机制,提高了夜查效率,提升了夜查质量。
“有责任、有担当,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当同事们都如此评价他时,苏鹏却说,他只不过做了他应该做的,看到问题得到了整改,空气质量提升了,市民环保意识增强了,这对他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