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景
大约是喝多了“不上进的女人有逛不完的菜市场,买不完的地摊货”的文字鸡汤,一度把女人远离菜市场提升到与君子远庖厨一样的高度,基本没有踏足过菜市场。常用外卖取代精心烹饪的食物,习惯只要付钱就可购买食物的生活,然而外卖浓油赤酱不宜肠胃,心头始终有层隔阂。
流水的日子波澜无惊,朝九晚五工作,偶尔和老板斗智斗勇,和恋人吵架,和父母生气,一粥一饭,开始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变得重要起来,慢慢愿意去菜市场,与食材最初的模样相遇,一点一点从看似乏味的混乱嘈杂里,爱上庸常生活里的烟火气。
菜场每个摊位都有卧虎藏龙的“武林高手”,各自有着看家绝活,混迹菜场的人群,不只有古龙的落魄剑客,还有传统丰腴的女人与时下流行的新潮好男人。逛菜场的女人有乌的发,红的唇,各个摊位前精挑细选,为爱洗手做羹,养大家人幸福的小肚腩;男人则西装革履,一手公文包,一手芹菜五花肉,如《十二道锋味》里的霆锋,未见不羁,尽显温情。
周末喜泡在菜场里观察生活,一两毛钱的讨价还价,看着既接地气又妙趣横生,是买卖双方在忍耐极限上争取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益行为;一株绿叶蔬菜,试着分辨它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还是菊科莴苣属,特性如何,充分把植物学与吃食无缝对接;一块猪骨,就有龙骨、筒子骨,扇子骨、月牙骨之分,把动物解剖学详解得淋漓尽致。
资深的吃货,深懂菜场小吃的好。一路下来不断试吃与询问,左右手提着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塑胶袋,边走边掏食物,品得各种滋味。酸有小嫉妒,甜有小缠绵,麻有回肠荡气,咸是大众情人,辣有孤独狂欢……
扩张的新城大都千篇一律,而彰显温度的,不过是熙攘的菜场与安静的书店。有人说,判断一个城市是否生活讲究,总是要先去调味品的摊子,数数酱油摆放的种类,如果超过十款,就觉得靠谱,再看看蔬菜堆叠的形状,就可以此判定此地人情……
你若双唇干瘪缺少微笑,双眼有神却显空洞,不如放自己去菜市场,大包小包,把冰箱码得满满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