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是第七届世界肝炎日。肝炎包括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在我国肝炎中最常见的就是病毒性肝炎了,其中又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最常见。
肝炎发生时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转氨酶的升高,当病原微生物被清除后,炎症逐渐消退,转氨酶下降,而乙肝病毒进入到肝细胞复制过程中形成闭合双链DNA,导致机体很难清除,造成乙型肝炎的慢性化,进一步进展可能形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慢性乙肝是一种传染病,主要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证明乙肝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针对健康人群,如果没有乙肝免疫力的话,建议通过打疫苗的方式进行免疫。而针对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的病人,则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最大限度地抑制发病的原因:乙肝病毒。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慢乙肝患者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所以绝对不要擅自进行抗病毒治疗,必须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专业的医生会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慢性乙肝患者必须定期进行复查,动态监测肝功能及病毒定量的变化,结合影像学的检查,及时做出对应措施。一般来讲,对于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定量正常且没有肝硬化的患者,可以每半年或者一年复查一次,如果相关指标不正常,或者已经有肝硬化,或者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那么至少应该半年复查一次,只有勤查才能更好地预防以及掌握疾病进展情况。对于已经服药的患者,则必须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绝不可以擅自停药。
此外,肝病患者应当禁止饮酒,否则容易增加肝脏负担,造成肝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