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翟金凤)近日,记者在市“120”指挥中心了解到,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气温骤升,“120”急救电话的日接警量突增,尤其是中暑病人明显增多。在此,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做好三伏天防暑降温工作,避免在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进行户外运动。
什么是中暑?简单说,就是人体的热量散不出去,大量积聚在体内,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出现头晕、眼花、心慌、胸闷等症状,严重的还会昏迷。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主任李静指出,如果发生中暑,首先可将病人移到阴凉处,将衣领打开,吹吹风扇,用毛巾擦拭身体,再喝点淡盐水或淡茶水,也可用清凉油擦拭太阳穴,中暑症状一般能很快得到缓解。若中暑症状还不能缓解,请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将病人送至医院进行救治。
“高温天气,首先要‘避其锋芒’,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尽量减少外出,室内注意通风降温,如果要户外作业的,最好选择有树荫和遮蔽的地方。”李静还表示,夏天出汗多,会使钾、钠丢失,温茶水含钾,淡盐水含钠,适当饮用既能补充微量元素,又能加快新陈代谢,帮助散热。同时要多吃蔬菜、水果,或饮用三豆汤(黑豆、赤小豆、绿豆),含钾的水果,如香蕉、橘子、橙子、苹果等也是夏天不错的选择。
夏天剧烈运动会加速体内产生热量,运动量越大,产热越多,越容易中暑。李静提醒,喝冷饮并不能防止中暑,还会使体内温度骤降,暑热积聚在体内无法散发,使中暑概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