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财经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8月15日 星期

天上不会掉馅饼 警惕非法集资骗局


近年来,以“消费返利”、“购物返本”为营销手段进行运营的各个消费返利平台,都在以各自“特色”为诱惑点——消费全返、消费相当于存钱、消费致富等吸引用户注册。近日,多名消费者在一家名为“领多多商城”的全返平台进行购物后,并未收到所谓的“全返”,而目前该商城的页面也无法登录、客服电话不通,疑似跑路。据资料显示,这家“领多多商城”打着“购买平台上的商品均可全额退款,即消费者消费多少、平台返回多少”的旗号进行宣传,如此强力度的“便宜”显然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参与。一般是熟人朋友之间相互推荐,新用户只需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领多多商城”微信公众号后,绑定手机号,完善会员资料,就可以在“领多多商城”任意选购。而被推荐人通过扫描推荐人的二维码就成为其下线,推荐人可获得佣金。”“领多多商城”采用了二级分销模式的佣金规则,一级百分之二,二级百分之一。举例来说,即甲拉乙加入,乙再拉丙加入,若丙买100元的东西,甲便有1元的提成,乙有2元的提成。

和一般商城不一样的是,该平台上由供应商提供的商品,售价比市场价高四五倍。其实这种通过高价销售商品的方式,向不特定群体归集资金,不少人并未在意这多出的费用,往往在于很多时候参与者看重的不在于商品本身,而是追求高额返现。而退款规则也明确:消费1000元以内,从收货时间算起,7天可以自助申请退款。1000元以上,从收货时间算起,10天可以自助申请退款。5000元以上,从收货时间算起,15天可以申请退款,处理时间都为3个小时内。规定写的倒是很清楚,而大多用户也是有种认为“新平台一般不会出问题或者自己不会那么倒霉成为最后一个接盘侠”的错觉。这家从7月12日开始运营的商城,在7月27日就开始出现页面异常、客服无回应,让数千位消费者不仅捡便宜“美梦”破灭,甚至很多人连购买的商品都没有收到。

打着销售产品的幌子,以高于市场价数倍的价钱进行销售,实际上这一高额定价与市场价之间的差价,就已经是会员所交纳的入门费,加上平台会员通过扫码发展下线,并从下线的消费额中计提报酬,种种行为“收取人头费”、“发展下线”已涉嫌构成非法集资和传销嫌疑。

同样被坑的商城的供应商们,供应商在“领多多”平台上传商品时,若自己填写的售价虚高,平台就会不通过审核,当审核通过后,平台还会重新填写商品售价、将价格翻到3~4倍,而供应商在申请提现时,还是只能提现翻倍前的原价。而在平台失联后,很多供应商也表示并没有拿到自己的货款。

据统计,下了订单而未收到货的消费者已达到数千人,且金额都在数千元到数万元间,目前已有消费者和供应商自发组建了多个维权群,也有不少人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

其实,从2012年被称为购物返利模式鼻祖的浙江“万家购物”平台一夜崩塌开始,因消费返利模式倒下或跑路的平台已有多起,涉案金额达240.45亿元的“万家购物”跑路,留给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2300多个县、市加盟商家和消费者巨大的债务黑洞。今年7月,也有媒体曝光一份因涉嫌违法犯罪被公安机关、工商部门立案调查的“黑名单”,其中包括“云联惠”、“人人公益”等150家“消费返利(全返)”平台涉嫌传销骗局。

纵观消费全返骗局的参与者,除了自身金融风险防范观念不强外,想投机取巧的占便宜心理也是此次造成人财两空的主要方面。在辨别陷阱时,我们常常警戒的就是:一般太过“划算”的事背后一定有猫腻,正常的消费返现,一般返现比例不会太高,平台还要盈利,而消费全返模式,已严重违背市场规律和社会常理,本身就不具有持续的可操作性,如果真是买多少返多少,那么平台势必会亏死的,俗话说“买家没有卖家精”,没有操作空间的买卖肯定不会长久,也必然内藏陷阱。

据新华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