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8月15日 星期

游小三峡记


■张乃千

去岁七月,与友人再游长江三峡,眼前又现一片瑰丽江天,端的是“潮平两岸阔,百舸尽江流”,其势更雄,其景更幽。同游者中,有一女诗人说道:“游三峡,当去大宁河上的小三峡看看,它是长江上的袖珍奇景,比大三峡更具险美。”此说立即得到大家呼应。

翌日,众人一大早就乘船出发,经风箱峡、过瞿塘峡,轮船沿江曲折,迤逦江水,渐次抵达巫峡。在巫峡峡口处,有一碧水清流从江之左汇入长江,此便是巫山腹地的大宁河了。

晨八时半,我与诸君舍江轮,登小舟,兴致勃勃驶入大宁河。初时,但见水面开阔,水势平稳,船也悠悠人也悠悠,但约行三里许,河面突然狭窄起来,两岸平矮的岗峦倏忽间拔地而起,化作壁立的山峰,黑压压地挤迫着河道。河面上浪涌涡旋,水速湍急。导游招呼大家:“坐稳了,小三峡的第一峡,龙门峡到了。”就见前方不远处,两山对峙,侧身探首,似有贴面相接之势,此即所谓龙门。湍急的水流在这里轰然作响,激起千堆雪浪。大伙都捏着一把汗,心里直敲鼓。俄顷,只觉船被一阵疾风排浪托入高空,只一瞬间,又像流星般地顺着水势下滑、下滑,一直滑落到波谷底处。好险!真如银河落九天。这一起一落,若不是艄公好把式,龙门峡断难过得。

冲过龙门,船一直在激流里行驶,约里许,便是龙门峡的最险处银窝滩了。谚云:“龙门峡,鬼门关,最鬼还是银窝滩。”此处不仅水势落差大,涡流湍急,而且暗礁极多。出于安全,我们在滩前弃舟登岸陆行,由艄公架空船过滩。陆行里许,方见游船驶上滩头,那冲起的水花浪柱似欢跳的群羊,围追堵截着游船,那游船像一片飘落的芭蕉叶,艰难地在水浪里颠簸。待我们又登船时,艄公浑身早已被打得水湿。不过,水势亦趋平稳。两岸山奇崖秀,连绵不断,水随山势,流连蜿蜒。尖尖船头如一把利剪轻快地剪着水波,左一曲,右一折;右一湾,左一转,似穿行在一条神奇的画廊。此时日照正好,峰顶上云蒸霞蔚,河面上薄雾缭绕……这就是巴雾峡吗?对,导游小姐指点江山,把大家的视线引向壁立的两岸。但见崖壁上这里飞瀑激溅,那里古洞连环;这里有一组一群的天然雕塑,那里有一群一组的钟乳倒悬。那雕塑,各自独立成形,似吊羊,似乌龟下蛋,似猴子捞月,似观音坐莲台,似……那钟乳犹如长卷油画:饮酒图,拜佛图,兵马俑,双人舞,傣女浴……令人目不暇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但更令人惊叹的是西岸崖壁上双排并行的孔洞,这是当年的古栈道遗迹,以及东岸崖壁上依稀可见的悬棺残骸。我无法想象古人是以怎样的勇力悬空开凿这些孔洞并搭起栈道的,也无法理解这谜存千古的巴人悬棺是出于怎样的殡葬观念,只觉有一股伟岸而又苍凉、深邃而又旷远的历史重力袭入心头。这是历史美了山川,还是山川美了历史?我担心我们的小船载不动这条深沉而又雄奇的河道。

但小船并没有停留于我的思绪,悠然地驶入了小三峡的最后一峡——滴翠峡之中。这里水色澄明,波平如镜,可见游鱼喋喋。举目远望,但见翠壁千寻,竹木葱茏,万千嘉木奇树绿茵茵枝攀叶连,直从峰顶披覆至水面。怪道叫滴翠峡,原来这等绿意可人。其时舟行舒缓,且愈行绿意愈浓,侧身细听,空谷流水,不闻人声,但闻鸟语如簧,又似有猿声在头顶嘶鸣,使人顿生幽谧之感。若不是天空飘来大块墨黑的云,突然落下一阵急雨来,大伙会觉得这是到了清幽的神仙世界。那雨下得好急、好猛,河面上珠玉四溅,叮当入船;但也收得好急、好快,只一支烟工夫,便又是丽日当空,水天一色。这情景似曾相识,唔,想起来了,苏东坡曾用诗“画”过这情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这是我的幸运,亲历了一次东坡先生入诗入画的自然景观。

告别小三峡的时候,已是正午时分,只觉人在画中走,画摄魂魄行,赶忙在浅滩处捡起一块五彩卵石作为信物,唯恐这是梦幻……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