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8月29日 星期

翻开中原抗战的壮丽画卷

■文/本报记者 左素莉 图/本报记者 胡鸿丽 实习生 崔 珂
到场听众认真聆听。

清晨,受降亭拥一怀灿烂霞光;入夜,受降亭披一袭星光月色。

这矗立在沙澧大地上的亭子,由无数先烈的爱国赤诚和滚烫鲜血筑成,见证着当家做主站起来的中华儿女今日的幸福生活,见证着这片古老热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为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8月26日上午,中原大讲堂·沙澧讲堂暨水韵沙澧读书会活动举行,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主任鲁锁印作题为《中原抗战——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的报告。

鲁锁印说:“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首次取得反对外敌入侵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先后在中原地区对中国军队发动过十多次大的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开辟了晋豫、太岳、太行、冀鲁豫、豫皖苏、豫鄂、豫西、豫中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原成为川陕屏障和西北大后方的前沿阵地。中日双方投入很大力量,进行了巅峰较量。抗战胜利后,漯河是第五战区受降地,也是中国战区唯一为抗战受降修建纪念亭的地方。”

全面抗战爆发

1937年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炮击宛平城,中国守军二一九团吉星文团长忍无可忍,下令还击。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了。守卫卢沟桥的二一九团三营营长金振中是河南省固始县城关镇人,他率部打退日军多次进攻,歼敌100余名,光荣负伤。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扬言要在几个月内灭亡中国。当地驻军在冯玉祥等指挥下奋起抵抗,历时三个月,许多官兵为国捐躯。

抗战初期,日本侵略者对河南发动了三次大的军事进攻:第一次,1937年11月,日军土肥原师团沿平汉线南下侵犯豫北,次年2月25日,豫北地区全部沦陷。第二次,1938年5月至6月侵犯豫东,6月6日开封失守。国民党军事当局下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洪水迟滞了日军攻占郑州再沿平汉路南下武汉的计划。第三次,1938年9月至10月日军侵犯豫东南,10月12日占领信阳。至此,包括豫北、豫东、豫东南的河南半壁河山陷落敌手。

鲁锁印说,日军在进攻河南以后,地犯下了种种暴行:血洗安阳、濮阳暴行、浚县祸秧、“黉学惨案”……日军在漯河周边制造了郾城小沟张惨案,并火烧老应村等,在漯河市区发生的“茭白坑惨案”死伤民众200多人。

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

卢沟桥事变之后,救亡浪潮席卷全省城乡——

1937年8月下旬,河南文艺界召开抗日救亡座谈会,创办了以宣传救亡图存为宗旨的刊物——《风雨》周刊。该刊物创刊后,成为中共河南省委的机关刊物。该刊物共出30期,最多时发行1万余份,指导和推动了全省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举办抗敌训练班,并组成河南大学抗敌工作服务团,由开封出发,经尉氏、鄢陵南下,沿途宣传抗日,开展救亡活动。1938年初,服务团在舞阳活动,改名为河南省战时教育工作促进团。

鲁锁印说,中共中央同时加紧了中原抗战的组织准备和军事准备。1937年9月中旬,中共河南省委在开封正式成立,到年底,全省党员发展到1000余人。1937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四支队建立。《中共河南省委保卫河南宣言》,提出了“为创建十万武装而斗争”的口号,豫北平汉抗日游击队、马牙山抗日游击队、道清游击支队等一批抗日武装相继建立。1938年3月,新四军四支队东进敌后抗日。经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军政部核准,在竹沟设立了四支队八团队留守处。6月上旬,河南省委由开封迁往竹沟,竹沟成为共产党领导和组织全省抗日武装的指挥中心。

中原儿女的奋力抗争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宣布卢沟桥事变系中国最后关头。

1938年3月至1945年5月,中原正面战场先后爆发台儿庄战役、大别山北麓战役、随枣战役、豫南战役、河南战役等大型战役,豫南鄂北战役成为河南周边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战。1938年3月开始的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第一次重大胜利,漯河籍将领李曾志、张金照、邢剑五参加了此次战役。1938年9月3日,大别山北麓战役爆发,在固始南部的富金山,国民党军宋希濂部顽强抵抗日军进攻,激战9昼夜。后又展开小界岭、沙窝阻击战,歼灭日军约2万人,中国守军也付出了极大牺牲。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两文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以及敌我双方的基本特点,阐明持久战的总方针、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以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对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做出科学预测,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及轻视游击战争的错误思想。

八路军、新四军挺进中原,先后开辟了晋豫、冀鲁豫、豫皖苏、豫鄂边、豫西、豫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晋豫、太岳、太行根据地,1943年秋,林南战役爆发,歼敌7000余人,缴获迫击炮20门,轻机枪83挺,步枪3118支,还击落敌机一架,攻克和收复据点80余处,解放人口40余万人。1939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指示杨得志部创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至年底,部队扩大到1.7万余人。1943年11月,杨得志奇袭八公桥。在100余公里的范围内,拔除敌伪军大小据点百余个,歼伪顽3000余人。1938年9月30日,彭雪枫率370多人的东征游击支队,从竹沟出发东进,开辟豫皖苏地区。游击支队在豫皖苏边区连战皆捷。1939年11月,游击支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六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1939年12月,共产党领导的西华抗日武装国民党第一战区自卫军第七路,在砖桥区冷饭店兵谏,改编为游击支队第二总队。至此,全支队辖三个团,四个总队,共计1.7万余人。1940年3月半月之内,彭部共经历大小战斗二十余次,毙伤敌伪军1500余人,击毁敌汽车6辆,铁路轧道车一辆,缴获机枪、步枪、钢炮、战车等大量战利品。

在抗日根据地,波澜壮阔的人民游击战争广泛开展:吴芝圃领导豫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在睢杞太边开辟了游击区, 沈东平、胡晓初、侯香山率领西华人民抗日军挺进敌后,豫南红枪会顽强扼守平靖关,国民党信阳县长李德纯建立信阳挺进队,国民党永城县长鲁雨亭变卖家产组建了一支26人参加的抗日游击队,郾城中共党员蔡永令等人创建了500人的抗日游击队……

鲁锁印说,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成为国民党逐渐采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政策的标志。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二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政治口号。在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反共高潮中,河南国统区的中共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1941年1月6日,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 在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政策的影响下,一些国民党将领无耻投敌。

日本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

1939年9月1日,德军大举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12月8日,日军突然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军空前大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极大地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投降。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1945年1月,太行八路军主动出击,发起道清战役。《新华日报》发表社论,称赞此役是“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展史上值得庆祝的胜利”。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朱德总司令命令各解放区的人民军队,迅速前进,收缴敌伪武器,接受日本投降。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各前线向日伪军展开了全面进攻。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召开御前会议,决定无条件投降。15日,裕仁天皇以广播《停战诏书》形式,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战区划分为15个受降区、16处受降点、100处缴械点。9月2日,盟军受降典礼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中国代表徐永昌上将在受降典礼上签字。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冈村宁次签署投降书后呈交何应钦签字。

1945年9月20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在漯河接受日军投降,受降会场设在源汇寨内山陕会馆。上午九时左右,刘峙率第22集团军司令孙震和美国顾问等进入会场。日军第12军团司令官鹰森孝代表第115师团、92混战旅团和骑兵第13警备队等共31560名官兵在投降书上签字,并双手献刀以示投降。刘峙和美国顾问代表相继签字,接受投降。为纪念这一重要事件,漯河人民把日军投降后驻扎的竹木街更名为“受降路”,各界群众纷纷捐款,在车站花园修建了“受降亭”。抗战胜利后,漯河是全国唯一建立了“受降亭”的受降地。1948年,该亭在战火中毁坏,2014年,源汇区开源集团在开源森林公园景区重新修建了受降亭。

鲁锁印说:“历史不能忘记。对每一个中国人而言,尤其不能忘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种种屈辱和苦难,更不能忘记历代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而付出的英勇牺牲。让我们牢记历史、面向未来、珍惜和平、不辱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与会听众纷纷表示,我们今天能够安静地坐在这里听报告,能够从事喜爱的工作,能够享受家庭的幸福,能够尽情地品味每一刻时光,尽兴地追逐所有的美好,执著地驶向梦想的彼岸,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永远铭记那段历史,永远缅怀革命先烈,要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主讲嘉宾鲁锁印倾情讲解。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