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萍
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知吸引了多少游人目光。杭州是几年前就去过的,西湖泛舟的动人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这次约了好友去苏州,相比杭州,清幽雅致、小桥流水的苏州无疑更像一座带了几分古风雅韵的大花园。
苏州园林、虎丘斜塔、水陆盘门以及别致建筑造型与考究内部构思融为一体的博物馆,无不让人流连忘返。然而更吸引我们的乃是千年古寺——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穿过枫桥古镇的石板路,站在留下无数游人足迹的枫桥桥头,桥下是流淌不息的阴阴碧水,不远处是掩映在绿树丛中碧瓦黄墙的寒山寺。耳畔仿佛回响起学生时代耳熟能详的那首《枫桥夜泊》,寥寥数语表达了诗人乱世漂泊、无以归宿的凄楚心情。一个人,一辈子,一首诗,一座寺,对张继来说,是他身为诗人最大的不幸,也是最大的幸运。
寒山寺内青松翠柏,宝殿经楼,塑像大钟,目不暇接。尤其历代名家的石刻碑文《枫桥夜泊》,更如群英拱月。北宋宰相王珪、明代画家文徵明、清代学者俞樾、近代革命家李大钊、当代书画大家刘海粟、革命前辈陈云等都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驻足在一座座碑刻前,心中荡起的是层层历史烟云。当然,这座千年名寺,也吸引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传世诗作,比如南宋诗人陆游的《宿枫桥》、明代高启的《赋得寒山寺送别》等。足见一首伤感的《枫桥夜泊》,拨动过多少文人骚客的心弦。
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才改名寒山寺。寒山又称寒山子,曾隐居在始丰县天台山寒岩,故名寒山,是个诗僧,擅长诗词文章,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拾得,本是孤儿,由方丈携入天台山国清寺为僧,故取名为“拾得”,与寒山是好友。
寒山与拾得两人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问答广为流传。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直到现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之一仍是寒山、拾得。清代雍正皇帝曾敕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所以民间讲的和、合二仙,就是寒山、拾得。如今,他俩首倡的“和合”思想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寒山寺曾数次惨遭洗劫,但事后总能复建,足见寒山寺在历代人们心中的地位。
如果不是张继,如果没有寒山、舍得,枫桥就是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石拱桥,寒山寺估计也很难跻身到名寺之列。“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文化又何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