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财经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

老年朋友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资料图片

近年来,“投资理财”走近普通百姓,许多老年人也将养老钱投入其中希望增值,但现实中名为“投资理财”实为非法集资的案例频发。如何提高老年人防范非法集资的法律意识?如何保护老年人远离非法伤害?如何从多方面预防非法集资侵害老年的晚年生活?

民警提醒各位老年人:

1.谨记高回报伴随高风险

老年人选择将自己养老金用于投资理财时,大多是被集资人许诺的高额利息、入股分红所吸引,殊不知当你看中骗子的高回报时,本金已经岌岌可危。如果有人和你说,他们的理财项目收益高、风险低,那么就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落入理财陷阱。

2.投资前要商量 以免事后受埋怨

老年人在打算投资前一定要和老伴商量,也要多听听子女的意见。很多老年人投资失败或被骗后,因为事前没有与家人商量,事后更不敢让家人知晓,老人除了遭受较大经济损失外,精神上也承受了很大压力。

3.不贪小利 免成非法集资帮凶

有的老年人经不住骗子高利息诱惑,购买了理财产品。老人“收益”后,又将项目介绍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对老人许诺拉人头给予几个点的提成,一旦被骗后,不但自身遭受损失也让邻居成为受害者。

4.审慎选择投资理财对象

老人在选择理财产品时,要审慎选择投资对象,做好相关的信息查询工作。在这里有两点需要特别提醒老人:不要仅凭公司巨额的注册资本就轻信公司具有较强的履约能力,注册资本分为实缴出资和认缴出资,很多公司所显示的注册资本大都是认缴出资,实际并未足额出资,有的还没有到公司认缴出资的出资期限,公司已经人去楼空。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查看公司的不良信息,如果有提示注册地无法联系等经营异常信息或者其他警示信息,那么就不要选择向这些公司投资。

5.融资企业 金融资质要必备

我国对金融机构实行的是准入制,从事金融业务要取得金融许可证,没有取得金融许可证不能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如果有企业向老年人募集资金,老年人首先应当在银监会的金融许可证信息网上查询平台查询企业是否具备金融许可证,如果经查询不具备从事金融许可证,就不要参与企业的集资,以免权益受损。

6.合同先审查 签字要慎重

老人在签订合同前,一定先认真的审查合同的内容,包括合同约定的还款期限、违约责任以及合同约定的利息。老人要切记凡是签字的都要认真审核,凡是对方的承诺都要落实到文字上。

7.理财有担保 防患于未然

老人在投资理财时,为了降低风险,可以要求借款公司提供担保。对担保公司,还应当审查其是否具备担保资质和能力,很多公司用自己投资的子公司或者其他关联公司为债务作担保,那么担保能力就很弱。如果担保合同约定承担连带保证责任,那么一旦借款公司违约,老年人就可以要求担保公司承担偿还责任,可以一定程度上的降低风险。

8.遭受损失 及时处置不拖延

老年人投资理财时,如果公司到期未偿还借款本金或者利息,要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发现被骗,集资人可能涉嫌非法集资的,老年人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刑事责任,立案后,公安机关会根据案情需要冻结、查封集资人的财产。不要相信骗子拖延的花言巧语。

9.维权要理性 寻求专业帮助

非法集资的受害者大多涉及几十人或者上百人,而其中又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因非法集资被骗,可能毕生攒下的养老金都被骗光,可能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情绪往往非常激动。老人要及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依法维权。

据人民网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