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保国 由漯河市社科联和漯河日报社联合举办的“中原大讲堂·沙澧讲堂”,在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举办第一个活动,就邀请知识渊博、学养深厚的陈军教授围绕“如何领会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重要话题进行深入解读,真可谓适逢其时。这是一堂内容丰富、语言鲜活、见解独到、思想深刻的讲座。陈军先生用他文采飞扬、如数家珍般的倾情讲解,让知识的琼浆汩汩流进听众的心田,也让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一一展现在大家面前。 我们每个炎黄子孙从生到死都承接和领受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它植根于我们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随着陈军教授讲述涉及的内容,我脑海里不时映现出老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庄子、韩非子等先哲圣贤为中华思想宝库做出的与日月同辉的贡献;不时映现出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这些中华文化代表作的精彩篇章,不时映现出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这些近代伟大作家的不朽形象;不时映现出《红岩》、《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铁道游击队》、《红色娘子军》、《林海雪原》等红色经典的生动画面。真可谓放眼华夏,到处都绽放出中华文化的光焰与神采,堪称“长江黄河,奔流着,中华血脉;五千年,涛声依旧,雄风犹在;居东方,引领全世界,划时代”。这些诞生于神州大地上的古今文化经典,底蕴深厚、精彩绝伦、光华四射、魅力无穷,不仅像空气一样浸润着我的肺腑,又像阳光一样照射着我的心灵,同时也塑造了我丰富而坚实的内心世界。 习近平同志是学习和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典范。他自幼就好学、善学、博学,在劳动、工作之余都手不离卷、孜孜以求。他深知“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故而在他的知青年代,就已阅读了当时他所能找到的大量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使得学习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他的讲话或文章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十分娴熟,令人感受到他读书之多,文化底蕴之深厚。这也使得他成为一道充溢着书香的亮丽风景,引得无数中外“粉丝”的热情追崇。陈军教授在讲座中对中华文化的解读和诠释,让我们更深刻地领会了习近平同志为什么这样尊崇和热爱中华文化,为什么把优秀传统文化称之为“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为什么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相提并论,从而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全面更准确的理解。 纵观当今天下,我们欣然看到,不仅国内正出现“国学热”,就连国际上也出现了“中华文化热”。世界上很多人都在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的时代价值,这充分表明中华文化大放异彩自然有其客观合理性,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多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当然也要清醒看到,社会上也有极少数所谓的“公知”、“学人”、“作家”、“教授”、“思想者”对西方文化大唱赞歌,对西方民主顶礼膜拜,对西方洋节倍加推崇。这些“文化精英”大搞历史虚无主义,一味抹黑唱衰民族文化。他们胡说什么中华传统文化是“过去式”、“保守型”、“封闭性”文化,已跟不上时代,落后于潮流,阻碍历史前进步伐。这些人随心所欲地戏说中国历史、肆无忌惮地消解红色经典,进而对历史人物、革命英雄进行颠覆性评价,从而误导人们的认知,引起思想的茫然与混乱。这是对历史的严重歪曲,对中华文化的卑劣亵渎,更是对华夏儿女的精神伤害。对此,我们绝不能跟风起舞、随声附和,而应旗帜鲜明地加以抵制和反对。 漯河是伟大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的故里,这里历史绵长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以《说文解字》和贾湖骨笛为标志享誉国内外。这方水土孕育和滋养的沙澧儿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拳拳之爱和殷殷之情,对创造、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历来倾心尽力,创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今天,沙澧儿女更应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结合本土实际下功夫增强我市文化软实力,运用各种有效形式唱响漯河主旋律,传递漯河好声音,讲述漯河好故事,弘扬漯河正能量,努力创造和装扮好我们的精神家园,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