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

一次精神世界的洗礼


■柴奇伟

11月25日上午,我和文友邢德安到漯河日报社三楼多功能报告厅参加了由漯河市社科联和漯河日报社联合举办的“中原大讲堂·沙澧讲堂”。本次大讲堂邀请的是漯河市第六届教科文卫工委主任陈军教授,陈教授在大讲堂上做了主题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报告。在报告中,陈教授谈起传统文化来,有时似滔滔洪水,势不可挡;有时如涓涓溪流,滋润心田。陈教授精彩的报告多次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听着陈教授的报告,我想到了我自己。我是一名乡村教师,参加工作已经十八年了。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对此,我做到了什么?学生在我的课上能学到什么?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审视自己课堂上的所作所为,我深切感受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

以前,我总认为:音乐课就是让学生学会一首歌。后来,通过读书看报,我才知道:课堂教学是师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过程。因此,作为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还得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要像名师那样:多读书、读好书。课前,不仅要备教材,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作品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真正走近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位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上课时,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争取做到因材施教;课后,还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成败得失,倾听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韩愈老先生曾在《师说》一文中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在教学之余,应该自觉地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课余时间,作为老师,不能只拘泥于《三字经》、《弟子规》,而是应该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如《四书五经》、《左传》等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让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滋润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陈教授在报告中告诫我们:对于文化,中国人习惯从感性的角度研究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日本人则是从理性的角度研究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方法和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肯定是不同的。对于传统的文化,如古诗词,很多教师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至于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老师大多不讲。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学会鉴别,努力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要求的那样:认真学习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照时代的要求,积极融入各种文化,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

通过这次讲座,我的精神世界、文化理念得到了一次深刻洗礼,以后,我还会坚持倾听。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