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薛宏冰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人民防空是国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军分区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防系统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贯穿军事斗争准备和融合发展两条主线,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使命任务,积极参与平安漯河、法治漯河、魅力漯河建设,擦亮了人防工作的漯河品牌,亮点频出,多项人防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源汇区荣获“全省防空工作先进区”称号,市人防办连续三届荣获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单位,成为我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市人防办荣获全省人防系统融媒体大赛三等奖、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战备保障充分有力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五年来,我市人防工作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加快推进人防实战化建设,人防指挥机构优化健全,各类防护方案齐全完备。
组建人防专业队和人防志愿者队伍,成功组织“漯防-2012”跨区域救援保障演练;先后编制、修订完善了市、县(区)和街道办事处防空袭方案;先后完成市级机关疏散基地和县区疏散基地建设,先后建设中银广场、科教文化艺术中心等应急疏散避难场所,初步形成了市、县(区)两级应急疏散体系;修编了《漯河市城市人防工程规划(2013-2030)》,建成了我市首个地下过街通道工程——漯河市汽车站与火车站人防地下过街通道工程,人防工程管理逐步实现体系化、可视化、智能化;建成人防机动指挥所(中型车)和集国防动员指挥、人防应急指挥、应急维稳指挥和应急救援指挥为一体的漯河市联合指挥中心;建成了空情接收处理系统,完成了人防卫星地面站建设任务及人防机动指挥平台信息化设备和北斗导航系统,实现了互连互通。
近年来,各类灾害频发。参与应急救援、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成为人防部门积极拓展的一项重要职责。为提升战时防空和应急救援能力,市人防办将演习、演练工作摆在了重要突出位置。近年来,先后组织了开展了人防训练比武竞赛、人防军事斗争准备检验评估、“9·18”人防警报试鸣暨指挥部点验和专业队标准化训练,人防遂行任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改革创新扎实有效
高标准开展了人防战备资源和地下空间资源普查工作,全省人防工程普查现场会在漯召开,推广了我市的经验作法;完成国家人防办、建设部委托的城市地下空间使用维护管理试点和省人防办委托的人防工程维护管理试点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国有人防工程有偿使用和维护管理的新路子;完成省人防办委托的预警报知行动试点工作,提升了人防指挥部人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和水平,演习实况通过全省“三网合一”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了异地同步直播,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对我市演习进行了报道;加强行政指导、行政调解和“互联网+行政执法”工作,有效提高了人防行政执法工作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年来,我市人防工作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发挥人防特色和优势,构建更加完善的人防体系,扎实推进人防工作与城市建设发展深度融合。
市政府出台了《漯河市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和平时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市委、市政府、军分区还将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人民防空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全面提升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能力做出制度性安排。
同时,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认真落实权力责任清单制度。严格按照人防权力责任清单开展工作,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全办上下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氛围日益形成。建立健全了内部责任倒查机制和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查制度,聘请专职顾问律师全程服务把关,提高人防重大决策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狠抓服务型执法建设和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深入推进“阳光漯河”建设,及时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市双公示系统和市人防网录入2013年以来市区人防行政许可信息。据统计,截至目前,已公示行政许可信息148条,相关行政审批和质量监督表格、资料清单、中介服务企业20多条。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铸就一支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防队伍,增强人防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努力提升人防队伍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使命任务能力——这是我市人防队伍建设贯穿始终的目标。
遵循这一目标,我市相继出台了《漯河市人民防空工程平时使用和维护管理办法》、《漯河市人防工程建设市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依法开展人防行政执法活动,定期举办人防法制培训班,建立健全了内部规章制度,确保了人防事业始终处于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轨道。
开展机关规范化建设。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扎实开展“学比树”活动,认真开展机关党建规范化试点工作,坚持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每周五下午的全体干部学习日制度,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扎实开展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以案促改”工作,认真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深入开展人防机关“准军事化”建设,做到规章制度健全,战备训练经常化,战备值班正规有序,通过“准军事化”集训,锤炼党性,强化纪律。扎实开展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三八”节体检、儿童节赠书、“七一”讲党课、“八一”建军节慰问等活动,扎实开展义务献血、文明交通劝导以及社区环境卫生清洁、爱心送考等志愿服务活动,连续11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