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季
每位写作者都有自己特定的词根,也就是独属于自己的文字钥匙,钥匙插入、扭动,锁扣打开,文字便会源源流出,记忆中的时光、村庄、花香、月光,都跟着流出,铺陈开来,形成一篇篇美丽的文章。没错,安小悠的词根,就是时光、村庄、花香和月光。
我怀疑小悠的心里藏着一串时光密码,可以供她自己在现实和往昔中任意穿越。她的很多文章,都是立足现在,回忆往事。昔日的村庄,儿时的花香,大学时的校园。她的很多文章,都是直接以时光来命名的,如《时光村落里的往事》、《浅夏微微五月香》。加西亚·马尔克斯说:“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写作者所感所写的,无疑都是光阴的故事,是光阴里那些让我们一再驻足、一再回首的故人和往事。小悠还很年轻,尚未经过过多世事的磨砺,所以心思单纯,故而她的怀旧是基于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基础之上,这也折射出她内心的宁静美好、淡定从容。
很多人对文学才华存在误解,认为不过是想象力和文字技巧,其实,才华更关乎人的内心和品格。内心不纯净的人,不可能看到一草一木的美好;名利心比较重的人,不可能停下脚步去留意身边的一朵花、头顶的一片云。作者的文字,就是作者内心的写照。小悠的笔下,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金戈铁马、壮丽山河,她的笔下,是“粉紫色的苜蓿花吹开了小喇叭”,是“青涩而饱满的小果实,小心翼翼地藏在枝头”,是“蒲花便溜着花茎,依次绽放”。这些花和果实,都是娇弱的,像婴儿,如少女。没有一颗温柔的心,断然写不出这样温柔的文字。从这静花照水一般的文字中,足可以看出作者的内心当真如月光铺在河面一般澄明、丰盈。
小悠的文章有很强的在场感,不管写现在还是写过去,都有生活现场的温度和气息。《宛在月中央》写了三个场景,童年、大学、现在,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触觉等等感觉,写不同年龄段对月夜的感受,文字鲜活、生动,让我们身临其境,和作者一样,脚步奔跑过的地方,皆沾了月光的银粉。
小悠是从《诗经》里走出的女子,在她的笔下,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是诗。《往清荷更青处漫溯》一文从《诗经》里的佳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出发,写清荷之美;《我的秋天跟鸟有关》写大雁、喜鹊、麻雀、斑鸠、燕子等各种小鸟的灵动、美丽;《月光水岸的蒲草》写乡间常物蒲草的轻灵、曼妙。她笔下的花草充满诗意,她笔下的往事也充满诗意。在《小村钮王的冬天》里,作者写小时候冬天的寒冷,写母亲为她和弟弟准备御寒的棉衣,旧棉衣袖子短了,母亲便找来一块相似的布接上一截儿,还在连接的地方巧妙地绣上花边。小小的细节,写出了母亲的心灵手巧,也写出了贫寒生活中的美好。
小悠文章里最常提起的两个地方,是小村钮王和大学校园,一个是生命出发之地,一个是青春梦想之地。彼地、彼时经历的事,注定是最难忘的,正是那些难忘的往事,最终丰腴了她的生命,让她永远铭记在心。时光村落里,花香依旧,月白风清,故人静立,往事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