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2月8日 星期

阳光男孩的阳光世界
——陶超作品赏析

《水韵沙澧》文艺副刊是漯河文艺爱好者的一个精神家园。本刊的宗旨是一如既往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美的精神食粮,为传播先进文化不遗余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推出更多的新人新作,为我市的文化建设备足后劲。因此,我们会对那些有创作潜力的沙澧写手加大扶持力度,对水平较高的作品将集束刊发;也会不定期推出各类体裁、题材的专版,甚至会推出个人专版,并为其举行作品研讨会等。敬请关注。

■梅丹丽

和陶超的一次聊天中,谈到读书、写作,我说:“你怎么看待读书和写作?”他说:“读书是思,写作是在,我思故我在。在思与在的过程中,我进入的是一个阳光世界。读是孤独的,写是寂寞的,但是,恰恰在孤独和寂寞中,我越发感受到这个阳光世界的宝贵,它使我的内心常亮常开,充满力量。”正如陶超所言,他在我眼里正巧就是一个阳光男孩。虽然只有二十多岁,但是,书香已经把他浸润得意气风发中不失稳重内敛,言谈举止有谦谦君子之风。除了他个人,他的作品也篇篇为我们打开一个个阳光世界,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眼前一片明媚,如沐春风,字里行间都是对这个世界的关注与热爱,情感细腻丰富,气韵含蓄悠长。

他能驾驭多种题材,诗歌、散文尤为见长。他关注的视角广泛,能从一个不起眼的事物上或角落里,发现生活之美。他这样描述《野菊花》:“那时河堤还没有被开发,野花野草随处可见,浸满大自然的芳香。野菊花长得尤为泼辣,一簇簇一群群,小小的花朵像极了面带微笑的小太阳,温馨而可爱。有的呈橘黄色,也有粉白的,如穿花裙子的乡村小姑娘在一起嬉戏,欢喜又热闹。”未开发的河堤,有浓浓的乡土气息,“泼辣”一词,多么符合在田野里长大的农家小姑娘的特点呀!她们在田野里奔跑,在阳光下嬉戏,举手投足都是农家孩子的朴实与自然。借野菊花来抒发感情,其实是作者对原生态自然环境的一种怀念,我们身处钢铁水泥之中,心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召唤自然环境,因为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总是能引发我们对生命的思考,直达生命的根源,触动我们内心最质朴、最真实的情感。

《悬崖边的树》给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是立根破岩中”之感。他在文中这样写道:“枝干已被岁月侵蚀得变了模样,露出一道道裂纹来。树枝如一根根刻满了皱纹的手指,虽已老去,但枝头仍然冒出一片片鲜绿来,酝酿着生命的希望。”他把自己的启蒙老师比作悬崖边的树,这棵树虽然皱纹斑驳,裂纹丛生,但总是捧出一片片新绿来,而他,就是被老师捧出的那一片新绿。小学时,因为学不会拼音,他厌学,甚至弃学,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老师发现了他的变化,手把手指导他学习,在只得了60多分的情况下,给他发奖状、鼓励他,帮他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从此,他爱上了学习,顺利考上大学。写的是树,感念的是师恩。由此可见,他是一位懂得感恩的人。懂得感恩的人,能发现生活里的诸多美好,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他人。

《野菊花》和《悬崖边的树》,借景抒情,使读者感受到他内心旖旎的深情。《一剪宋朝时光》、《人间有味是清欢》、《孤独之美》则托物言志,让读者领略了他深厚的诗词底蕴的同时,体会到他在孤独和清欢中蕴含的慎独思想。慎独是自律,是遵守规则,是能自我反思,是能抵御诱惑。小小年龄的他,就能悟出慎独的重要性,实在难能可贵。相由心生。结合他个人的品质与思想,年纪虽小,却给人留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气质,就不足为奇了。

通过他的《四季沙澧情》、《理发店》、《爱的演奏》、《小巷》等作品,可以看出,在他的眼中,美,遍布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他就有一双善于发现美、捕捉美的眼睛,正是这些美,构成了他的阳光世界。他还是一位公益志愿者,经常和一些爱心人士到贫困家庭播撒爱心。他有自己的阳光世界,同时他也是一缕阳光,走到哪里,都给别人送去光亮和温暖。

他从一个读者到一个作者,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让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努力与坚持。他的作品细微之处见真情,细节之处见真功。他构建了一个自己的阳光世界后,把这个阳光世界向读者敞开,使我们有幸获得暖意,浏览其中的风景。不过,如果他能把视野再进一步拓宽,对一些现象有更深的挖掘,由点到面,由小我过渡到大我,他的写作之路会更宽更广,他的阳光世界会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期待他有更好的作品呈现,也相信这个阳光男孩,在写作道路上一定会一路阳光。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