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观点·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4月13日 星期

一纸鉴定书 让中奖购珠宝真假难辨


■黄齐超

购买几十元的商品,就能获得免费抽奖的机会,而参与抽奖的人几乎都会获得“一等奖”,中奖者只需要交10%的“鉴定费”或“手续费”等就可拿走标价上万元的珠宝。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的这一违规销售套路。记者连续走访发现,一些商家仍然采用此类套路,那些标价高昂的“奖品”珠宝玉石成本低廉,但几乎每一个“珠宝”都配有鉴定书,而这些所谓的鉴定书,只需三元钱即可买到。

购买了几十元的商品,竟然可以获得抽检的机会,而且还抽中了中奖概率极低的特等奖?亲身遭遇或耳濡目染的骗局多了,民众对“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也就多了一份警惕。所以,无论施骗者的演技多么完美,团伙配合得多么默契,消费者多半都会在心里打个问号——这宝石是真的如此值钱吗?不会是骗我的吧?

看出你的迟疑和顾虑,骗子们会拿出关键性的道具——鉴定书。随带的珠宝鉴定书有签订单位,有看似合乎标准的标准码,还可以网上查验真伪,不由得你不信!估计不少的上当受骗者,他们“不想上当”的意志最后是败在了盖着鲜红大印的珠宝鉴定书上。从这个角度看,珠宝鉴定书在中奖购珠宝的骗局中,扮演了助纣为虐甚至是狼狈为奸的角色。所以,设计骗局的骗子固然可恨,应得到法律的惩戒,但那些出具鉴定书的单位,也该好好反思。

毫无疑问,鉴定书是整个行骗过程中最有力的推手。鉴定书乱象背后,则是鉴定机构的失守,他们也需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他们有明显的失职之处。

首先,记者暗访发现,所谓的鉴定书居然可以以每张3元的价格随意购买。那么请问鉴定机构:这些购买的鉴定证书,被珠宝零售商随意附带,给假珠宝增值,公信力何在?其次,如果说鉴定书不是你们流出的、贩卖的,而是民间非法机构或个人伪造,那么,它们居然可以在你们的网站上相互印证,又是为什么呢?最后,鉴定书是行骗的重要道具,业内人士知道它只能证明珠宝真伪,无法判定其等级和价值,但你们出具的鉴定书上怎么不注明呢?

我们不敢妄言鉴定机构因利益而与骗子存在着默契的配合,不敢断言鉴定机构与珠宝销售商之间存在着不愿言明的猫腻。可是,在骗局多次被媒体曝光的当下,鉴定机构不避瓜田李下之嫌,不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这绝非应有的态度。用法律之剑严惩骗子,这是必然;可是,深度挖掘、治理珠宝鉴定书的乱象,揪出鉴定机构中的违规者,也应是防范骗局重演的一个重要环节。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