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季
我和李锐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我们所在的城市有条静静流淌的河。它日夜东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悲欢和梦想、回忆和向往,生生不息,也永不停留。李锐最近新出了一本散文集,叫《流年》。《流年》这个书名就包含着对似水年华的挽留,也包含着这个似水女子那一次又一次深情的回眸。
也许是从事过很多年幼教的原因,李锐爱孩子,也把那些可爱的花花草草当成孩子来爱。院子里的白玉兰,开满花的桃园,郁郁葱葱的月季,都让她一再驻足,赞叹不已。她爱的不只是花草,还有河湾里的阳光,那只叫“黑帅”的斗鸡,甚至翩然飘落的黄叶。她笔下的风景都很平凡,但她说“时光若水,平凡即大美”,我们都是这平凡的世界上最平凡的人,做大事固然很好,但能把平凡的生活过出诗一样的味道,这更让我欣赏、感佩。脱离柴米油盐,谁也活不下去,但只为柴米油盐而奔忙未免太俗,生活需要文字和梦想。
身为一位母亲,李锐对外地一儿一女的牵挂无时无刻不在,李锐有一部分散文写的就是对孩子的爱和惦念。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心血,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让父母欣喜无比。但长大就意味着分开,龙应台在《目送》里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一声“不必追”包含着多少离情别绪,不必追,也无法追,追上之后,还是别离。李锐的这些篇章里,流露着深深的母爱,让人感动,也让人忧伤。还有纪念姥姥及其他亲友的篇章,读来让人悲不能已。曾经在我们的生命中以最亲密的方式存在过的人,再也看不到了,怎能不让人低回黯然、伤心难禁?李锐用“流年”来做自己的书名,她想留住的不只是不复重回的时光,更是时光中那些点点点滴滴的爱恋和依依不舍的亲情。
李锐是才女,这从她的文字中能看出来,她评论书画、影视剧、世界名著,都有难得的真知灼见,篇篇都有耐人寻味之处。她评《肖申克的救赎》、评《妈阁是座城》、评《芳华》,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李锐非常勤奋,已出版过两本散文集,她的文字如春日的花,饱含着女性特有的清新与妩媚,也饱含着缠缠绵绵的温情。不过,在我看来,她的个别文章过于平淡了,有些近似白开水,固然可以解渴,却没有可以回味之处。文似看山喜不平,文章和诗歌一样,也是讲究起承转合的,这个“转”很重要,文章要出彩,必须要有波折,甚至一波三折。
李锐的文字不是洪钟大吕,而是一首首优美的小夜曲,所以她的文字弥漫着优美的宁静气息,如沉淀着一片片茶叶的茶水,有些微的苦涩,有些微的回甘,让人沉思,令人回味。她的文字如春天里无声的呼唤,虽流年不再,但那时的花香、那时的月光、点点点滴滴的悲喜早已融入我们的生命里,不可分割,永远相随。
《水韵沙澧》文艺副刊是漯河文艺爱好者的一个精神家园。本刊的宗旨是一如既往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美的精神食粮,为传播先进文化不遗余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推出更多的新人新作,为我市的文化建设备足后劲。因此,我们会对那些有创作潜力的沙澧写手加大扶持力度,对水平较高的作品将集束刊发;也会不定期推出各类体裁、题材的专版,甚至会推出个人专版,并为其举行作品研讨会等。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