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儿童矮小症成为继肥胖、早熟之后又一个危害儿童健康的“大敌”。婴幼儿期(3岁以下)生长速度小于每年7厘米,儿童期(3~10岁)生长速度小于每年5厘米,青春期生长速度每年小于6厘米,应该考虑是否生长发育迟缓,要找医生咨询原因。那么如何预防儿童矮小症呢?
1.定时体检。定期带孩子做体格检查,观测身高增长速度,1岁内每3个月检查一次,1岁以后6个月随访一次,2岁后每年身高的长速大于5厘米的宝宝就可以排除矮小情况。
2.及时干预。4岁是发现孩子矮小的分水岭,一旦发现孩子偏矮,就得赶紧治疗,及早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身材矮小状况。
3.合理饮食。饮食应均衡搭配,蛋白质是骨骼与肌肉生长的能量来源,同时又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儿童矮小症患者由于生长缓慢,需要量就会比其他孩子少,多数食量不大。
4.适当运动。运动不仅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同时,身体充分运动后还能增进食欲,对孩子增高有帮助。运动的方式以慢跑、慢速跳绳等为主。一些长时间、高强度、过于剧烈的运动,有可能造成缺氧,反而不利于长高。
5.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爱抚的缺乏、精神上的压力和心灵的创伤都会导致神经、体液、内分泌等功能紊乱,致使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有助于长高的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引起孩子的生长发育障碍。因此,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其在爱与关怀的温馨环境下成长,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