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平
我热爱古诗词,《毛泽东诗词》一书是我最爱读的。记得刚上学时,父亲就在我的床头写了四句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父亲告诉我,这是毛主席少年外出求学时写给他父亲的诗句。虽然那时候不大懂,但我知道那是我父亲为鼓励我好好学习而写的。后来,我又把这首诗教给了我的儿子:男子汉要志在四方,要学习毛泽东那种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勇气,要努力闯出无愧于时代的人生之路。
小时候农村鲜有娱乐活动,偶尔有说书艺人到来,总让人欢欣雀跃。记得说书先生开场白先说:“说书不说书,上场先说《毛主席语录》: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那时候年龄小,只知道大人们讲话时要先背《毛主席语录》。长大一点后,我在大队的墙柱子上还读到“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击”“红雨随心翻着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云封钟鼓楼,桥锁玉潭舟”的联句,那时候并不知道这是毛泽东的诗句,只觉写得好,语句工整顺口,后来才知道这是毛主席写的。
买了《毛泽东诗词》这本书后,不由得让人精神振奋、热血沸腾,砥砺奋进之余更多的是一份艺术享受。毛泽东平生第一首五言诗《赞天井》,让人一眼看出他在少年时就有不平凡的远大理想: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长不长。十来岁的毛泽东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不经历大风大浪的井中之鱼,永远长不长,新颖朴实,独具特色。
毛泽东在十六岁时写的《咏蛙》更出万里江山我为主的宏伟志向: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与他青年时关注民生、忧国忧民的“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年时“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豪迈气概有异曲同工之妙,读来也让人豪气冲天、激情四射。
毛泽东与生俱来的抗争精神,在他的诗词里处处得以体现。《西江月·秋收起义》就是吹起武装革命的第一曲号角: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从此毛泽东的诗词如高山巍峨,如江河澎湃,雄才大略博满寰宇。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秋天的绚丽壮美,革命热情的无限高涨,让我们在豪迈的斗争中从胜利走向胜利。“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式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读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让人心潮澎湃,为自己生活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自豪,为祖国山河的壮美而骄傲。这也是毛泽东戎马一生、为国事操劳之余写得最愉悦、心情最放松的一首诗词了。而“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要扫除一切害虫,全无敌。”这是毛主席在读了郭沫若先生的《满江红·一九六三》而写的,他用生动的比喻和辛辣的讽刺手法,写出敌人多么渺小、多么可悲,那些对我们伟大的祖国污蔑和围攻的政客,他们的表演就如跳梁小丑一样不自量力。再读“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这首通俗易懂的嘲讽诗,真让人心清气爽,酣畅淋漓,痛快解气。
“江山靠谁守?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这是一首《诉衷情》。古人说,创业易,守业难。为了民族的尊严、国家的解放,毛主席相继有六位亲人献出生命,而他至死最牵挂的,还是人民的生活、国家的未来。
欣赏《毛泽东诗词》,可以纵观毛主席伟大奋斗的一生,可以激励我们砥砺奋进,努力做时代新人,不辜负这伟大的时代。
■好书推荐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瑰宝,同时也是我国现代诗词创作的一座奇峰。这本书可作为校园诗教的教材和教师诗词教学的辅导用书,也可以作为诗词爱好者学习写作格律诗词的入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