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辉
酷暑盛夏,意欲好好开心享受多彩暑期生活的孩子,梦想基本上都落空了。因为长假过后,有的要入小学,有的要进初中,有的更要上高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利用假期时间提前学习,那怎么能行!即使没有升学任务,假期过后也要开始新的学年,“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贪玩一个暑假,那怎么得了!于是乎,欢天喜地背着书包跑出校门的孩子,不得不带着同样的装备,满面愁容走进一个个家长“量身定制”的培训班、补习班。
如此想来,孩子从出生到最后考入大学,要遭遇多少条起跑线?总是在紧张的准备“抢跑”,孩子们怎会受得了?入了大校学门之后,孩子就可以高枕无忧不用奔跑了吗?“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是精明的商家发明出来的一句广告语,家长被高考绑架可以原谅,但是如果被广告左右就太不应该。
让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是家长养育孩子的“初心”。除了健康,恐怕最重要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能够独自面对社会的人。然后再根据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禀赋,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帮助孩子树立人生理想,努力追逐梦想,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对待孩子的学业成绩、对于孩子的人生规划,家长要少一些“焦虑感”“功利心”,多一些“宽容度”“平常心”。而孩子也应有权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长。不能看到邻家孩子考上重点、名牌,你就急急忙忙为孩子寻找补习班,而见不得孩子片刻的“偷闲”;不能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替你完成;不能借着“为了孩子的未来”的名义,让孩子无休止地跟着你的“指挥棒”东奔西跑,疲于奔命,这样孩子不仅会失去快乐,失去自由,失去健康,也会失去人生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五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岁至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家长应该与时俱进,加强学习,遵照孩子成长发育的规律,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指导。任何违背规律的拔苗助长,往往是事与愿违。让充满想象力、创造力的孩子去记忆汉字,背出一百以内的加法,他虽然也能做到,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想象力的空间被固化的知识填满了。这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后带来的不仅仅是竞争中快和慢的问题,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问题。
对于百米赛来说,起跑、抢跑哪怕是百分之几秒的时间,都对最终赢得比赛至关重要。可人生不是短跑,除了上学,还要就业、工作、创业,漫漫人生,是一场比马拉松还要长的旅程,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人生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