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7月20日 星期

他们是真正的“先生”
有的93岁仍坚守讲台,有的94岁捐出全部财产……

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你老了,头发白了,会做些什么呢?是三两成群与老友开心相聚?是依然执着从事着自己坚守一辈子的手艺?

而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的“退休”生活是在讲台上度过的。张礼老师是清华大学的退休教授,虽然已经是93岁高龄,他依然精神抖擞,坚持上讲台授课。然而先生年纪大了,再也不能像年轻小伙儿那样充满活力,每当精神疲惫时,他就会勉励自己“一定要努力”。

一年又一年,先生在三尺讲台上度过了71个春夏秋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先生的精心培育下,很多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成了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这让他倍感欣慰。他说:“这就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其实,像张礼老先生这样的“中国好老师”还有很多,纵然年过九旬,纵然白发苍苍,他们对于学生们的爱从未减过分毫。他们,真正当得起“先生”二字!

著名的古典诗词研究学者94岁的叶嘉莹先生将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用来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她执教七十多年,总是用极大的热情把自己喜欢的诗词介绍给年轻人,从不为自己的得失利害而烦恼。她说:“我自己内心有我的理想、有我的坚守,我觉得这样活得内心平安,也很快乐。”

还记得《经典咏流传》中那位热爱诗词的数学教授潘鼎坤吗?教了一辈子数学的他,心中却一直有一个“诗歌梦”,退休后,他依旧坚守讲台讲授律诗对联。虽然已年过九旬,但老先生依旧全程站着讲课、书写板书。他说:“课堂是我一生最快乐、最享受、最留恋的地方。只要你们愿意听,我愿意一直讲下去 。”

93岁的喻喜春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退休前他是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他生前和老伴省吃俭用,用40余万元资助培养了5个博士、10个硕士、20多个贫困大学生,还在家乡设立基金来鼓励学生。去世后,他自愿捐献遗体供学生做解剖。这位可敬的教授爷爷以这种方式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的爱,从未离开。

在我们的印象里,老师们总是富有活力的。面对我们的疑问,他们永远有用不完的耐心和细心。其实,随着我们的成长,曾经年轻的老师们也在一天天老去。我们走入社会,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而老师们往往是选择了三尺讲台,就默默坚守一辈子。对你影响最深的老师是否也已经是白发苍苍?记得问候他们,他们或许记不清你这个学生,但是作为学生我们会永远铭记他们给予的温暖!新 华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