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9月28日 星期

走在追求完美的路上


■余红丽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去一所小学听课,没有预先打招呼,只想听一听原汁原味的随堂课。可是,学校在听谁的课这个问题上却大费周折,原因是,老师都在找这样那样的理由,拒绝被听课,因为没有心理准备,怕讲不好会丢面子。

这不就是在拐着弯儿地说我呢?我就是这样一个怕别人听自己讲课的老师。总是担心讲不好,害怕被笑话、害怕被批评,宁愿关起门来教学生。抱着这样的心态,无论如何也不会邀请别人来听自己的课,找不自在。

记得小时候很害怕打针。如果生了病非得打针不可,每次都是紧紧捂着屁股不让给打针,任凭家人哄劝,死活就是不让。家人耐心用尽的结果往往是把我揍一顿,再强行打针。现在讲公开课,也像是小时候生病打针一样,特别害怕。但可以不用像小时候打针被强制执行,能推就推,能躲就躲,还总是高姿态地说是把机会让给别人。当时觉得自己很机灵,心里很得意。读了别人的文章才恍然明白:原来是我聪明反被聪明误,让出了许多“就诊”的机会、学习的机会、成长的机会,把教学上的诟病一直藏着掖着,不敢露出来让“医生”检查、治疗,还沾沾自喜。

我曾经连续三年教同一级的语文课。第一年,觉得内容很少,没啥可教的。领着学生读一读课文,写一写生字;再让学生自己读、写;然后便没有事情可做了。现在,第三次接触到那些曾经教过的课文。还是那本书,还是不变的内容,却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书上的内容变得丰富了。离开讲台忽然会发现,呀——有一个地方忘了给学生说出来,还有一个地方也应该给学生点出来,有一个地方得给学生补充。下一次,再下次,每次都是做足了准备,课后想一想仍是觉得不够好,发现许多地方换一个方法处理效果会更好。这样的事情在教学中不时地发生,使我怀疑自己得了患得患失症。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进步呢?人生病时,一些病不用吃药也能好,人体免疫系统打败了疾病,无药自愈;而有些病必须经过医生诊治才能好。所以,多读书、勤学习、常反思,珍惜每一次的成长机会;有了“病”还是得让“医生”来诊治,会好得更快。毕竟,每一种成长都要积极面对才会获得更多的快乐。

于漪老师说过一句话:“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于漪老师是教学大家,她把自己的课说成是令人遗憾的课,我们除学习她对课堂教学永不满足的态度之外,还应从她这句话中明白: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不可能把每一节课都上得十分完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而课文所承载的内容是无限的,我们永远不可能让课堂达到完美,所以我们总是在追求完美的路上。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