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1月2日 星期

有关信的记忆


■贾 鹤

随着手机,电脑、智能手机的应用,传统的写信方式已经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现代通讯方式在带来便捷的同时,却也少了传统的含蓄韵味。

犹记初中离家求学时,每月才能回家一次,那时便有了给爸妈写信的念头。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开始写信也是宣告长大的一种方式。第一次给爸妈写信,写好后小心翼翼地叠整齐放进信封,工工整整地写上爸爸单位的地址,仔细地贴好邮票。接下来的日子,不管做什么都仿佛多了层期待。时隔多年,现在都忘了那封信里都写了什么,但仍记得接到妈妈回信时、展开读完后掉下的眼泪。妈妈在回信中说,她和爸爸去买苹果,然后在爸爸单位收到了这封信,她们感叹,孩子长大懂事了。那样的深切惦念、殷殷叮咛隔着薄薄的信纸,轻易就击中了一个善感孩子敏感多情的心。多少年之后,我仍能想象得到当时妈妈伏案给我写回信的情景,猜想他们在读到我信的时候,也一定泪湿眼眶。

多少浓情厚谊通过笔端纸墨一点一滴表达传递,写信时的沉思凝神、洋洋洒洒,收信时的心如撞鹿、喜不自胜,读信时的悠闲自得,眉目含笑,也许这就是信笺的魅力,是现在这些手机短信、电子邮件远远无法比拟的。

初三复读那年,我到一所陌生的乡中就读。远离了熟悉的好友,面对生疏的环境,郁闷孤独之感顿生。那所乡中以管理严苛闻名全县,学生们按部就班,每天做不完的习题,每周一次模拟考试,压抑沉闷的复读生活之外,收到好友来信成了生活中的唯一亮色。要好的朋友在原来的学校复读,相隔几十里,写信收信成了我们学习之余有限的娱乐和最大精神慰藉,每次接到好友的来信,都不忍一口气读完,好像要把读信的惊喜拉长一点,再拉长一点。现在想来好笑,十四五岁的年纪,哪有那么多人生感悟,偏偏每封信都能写满几页稿纸。现在读来,很多都是无病呻吟的抱怨和青春期的迷茫。但就在那一封封往来信件里,见证了我和好友不离不弃的友谊,还有我们永不再来的青春纪念。

一直觉得,如果信笺也有灵魂,她一定是个婉约的女子,承载着最丰富的情感。古人有词云:情到深处,红笺为无色。想象这样的信笺寄到某个人手中,会让看信的人何等心摇神驰,神醉魂销?古往今来,信件一直是承载思念、遥寄牵挂的最好媒介。我庆幸,我情窦初开的时候,信息技术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所以分隔两地的相恋也因为那一封封“云中鸿雁”变得浪漫唯美起来。大学时候,男友在外省上学,每次打电话都觉得话短情长,意犹未尽,开始迷上写信。几乎每周一封。对着信纸倾诉思念,那些面对他羞于启齿的情话却能在笔端挥洒自如,仿佛在水里加糖,尤嫌不够甜似的。用男友的话说,最喜欢收到我的信,像读一封封优美的散文。虽然他的话有夸张成分,但每次听到他这么说,心还是会飘飘然窃喜。那时候小女生心思,每次会在信封的右下角画一个开根号的符号,里面再画一个心形,寓意开心。有时候会写上一串数字584131421,谐音为我发誓一生一世爱你。犹记有次给他的信封里又套上了一个小信封,信封上的寄信地址别出心裁的写上:天涯省海角市想念街盼望路520号。也许恋爱中的人都是一个傻瓜,这些甜蜜的小花招和那些流淌着浓情蜜意的信件成了维护我们异地恋最好的纽带。在男友成为老公后,很多次我问他,为什么那么多校园恋情无疾而终,而我们却能修成正果?每次老公都笑着说,那是因为你会写信啊。虽然这离我想听的答案相去甚远,但久而久之,我也安然自得了,有缘和一个人从青春相伴,走过人生四季,本来就是天赐的福分,又何必求全责备,纠结于细枝末节呢?

毕业后融入社会,匆匆已是十三年,期间结婚生子,日子过得水波不惊。被生活的泥石流挟裹着向前,心仿佛也越来越钝,很多感情的表达已懒于说出口,只有在面对家中娇儿的时候,一颗心会毫无来由的柔软。在孩子小的时候,我每隔一段都会记录下她的成长片段,也曾想在她每年生日时给她写一封信,在她懂事以后把这些文字的记录当成礼物送给她。前几天收拾抽屉,还翻看这些文字,不觉间笑意就漾满了唇角,那些被时间的橡皮擦快要抹掉的生活片段,通过这些文字,又神气活现地浮现在眼前。我拿回去念给孩子听:

宝宝一岁八个月了,时有惊喜,看着她我觉得整个心都是暖的。她会把不吃的东西塞进我嘴里,会淘气地把水倒在桌子上。我给她倒水喝,她趁我不注意把水倒床单上,还嚷嚷:妈妈,尿湿了……听我念她的顽劣事迹,六岁的孩子笑得咯咯咯,还边重复边表演:妈妈,我尿湿了……看着她乐得前俯后仰,我也笑倒在沙发上。那一刻,我的幸福是如此具体。

斗转星移,时光不再,那一沓沓信件是过往的最好见证。而今,当我抚着这一叠厚厚的信件,那些随风而逝的往事仿佛淬炼过的珍宝,被牢牢握在掌心。也正是这些平淡或温情的文字,让我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充满了色彩。而文字后面的亲情、友情、爱情,则是我生命的全部。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