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根蒂
一趟老架太极七十四式打下来,太阳已初露端倪,擦擦脸上流淌的汗,老张从自行车上取下一个小凳子,坐下呼扇着毛巾休息一会儿。
看见他的小凳子,我不由得感叹老张的有心:你这个小凳子好呀!走哪儿歇哪儿。老张说:这就叫小凳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老张的这个小凳,准确说应该叫马扎,凳面是宽布条,柔软坚韧,既利于折叠起来随身携带,坐起来又软和舒服。除了练太极拳,他平时喜欢骑自行车远游,骑累了,就临时停下来,找一处凉快所在,从自行车上取下小凳子,就地休息一会儿。有些车友拳友都是找一张纸席地而坐,或是蹲一会,坐在地下有些硌屁股,蹲得时间长了站起来时,脑部供氧不足,容易头晕。这个简单的小凳子一出,就解决了所有问题,稳坐钓鱼台,闲看绿树青山多妩媚,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自有一番惬意在心间。
人这一生还不是一样?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劳心劳力,纵身边绿树青山、秋水繁花,千种风情,一心只顾低头走路,又更与何人说?有人又常常会说:等我有闲了,我一定要好好看看这一路的好风景,有首老歌唱道“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唱词生动而现实,大致把现代人这短暂一生做了个总结:为了实现自己所谓的梦想,拼搏、奋斗、忙碌、挣钱,可是等实现了所追求的那个目标,却是“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那一片茫茫然然的尘世里,你真的得到所要的一切了吗?
其实,你得到同时,失去的也许更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时,你也许会发现,自己怎么越来越不像那个原来的我。那个来时的自己,纯真善良、对世界充满了热情,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而现在呢?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提到一个词叫“心为形役”,我们的初心就是为了身体的享受而被其役使,身不由己,常在河边走,不湿鞋是不可能的,到最后陷入世俗的泥沼不能自拔,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此所谓“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那么“久在樊笼里”的我们,又要如何才“复得返自然”呢?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此时,我们需要心灵的回归,在勿忙行走的间隙,哪怕“偷得浮生半日闲”,也要停下来坐一会,这个“小凳子”,就是我们放下沉重包袱的一个驿站,一个一张一弛的过渡,适当的放松不是止步不前,而是要更好地走下一程,一边享受生活,一边追求梦想。
苏东坡有一次在沙湖道中遇雨,拿着雨具的仆人提前离开了,同行的人被雨淋得都很狼狈,但先生独不觉得,拄着竹杖吟诵着缓缓而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也只有看透了人生冷暖、世事无常的大文豪,才能在这狂风骤雨中闲庭信步,才能在艰难困苦中乐观旷达,“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处世态度,就是“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个“青山”也许就是你的心态,人生固然快节奏,但生活的状态也不尽是绷着的紧张,只有你愿意,你愿意慢下来,光阴才会不自觉被拉长。
我有一次外出办事,下了公交车后,回家这一段路程没再打车,我想走一走,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心弦。我不走大道,专抄小路、串胡同、慢慢地安步当车,我突然发现放松下来的自己,看什么都有一点不一样了,我看到胡同里的老墙根砖缝里挣扎出来的蒿草,顽强而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时不时在屋后发现一小片种着萝卜白菜的小田园,让我忆起老家父母那一块菜地,仿佛他们正拄着锄头停下来招呼回家的我,不由得两眼朦胧起来。墙头递出来的几朵月季花风骚迷人,“春色满完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自然而然脱口而出,这月季红得像火,层层花瓣在微风里绽开,不是红杏,胜似红杏。有一家小院里的竹子越来越密了,仍是当年围墙,但那竹已不是当年的竹,那是一群茁壮的小伙子、一群日益苗条丰满的姑娘。几只小狗溜出各家的门缝,呲牙咧嘴的嬉闹在一起,与刚钻出胡同的我,撞了个满怀。
这司空见惯的房前屋后情景,全缘自我心情的转变,这一刻松弛下来的我,发现生活真的不全是苟且、不全是剑拔弩张的拼抢、不全是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不全是风雨兼程一心只想往前飞,也许我们需要的就是一张小凳子坐下来,需要的是放慢脚步、停一停,我们是可以有诗与远方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你看生活美好如画,那生活自然会画一张美景给你,就看你能不能拉一张小凳子,暂时歇歇脚,欣赏一下这眼前的美好。
看着老张收起小凳子,夹在自行车后座潇洒而去。我想,再来时,是不是也带一把小凳子,累了,就坐下歇一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