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

为了“我”而写评论


■文/本报记者 陈思盈 图/本报记者 胡鸿丽

“什么是评论?评论就是对事物发表感受和观点,它包括社会点评、文学评论、历史点评等。什么是文学评论?文学评论就是对文学作品和现象所表达的感受与观点……”这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于11月24日上午举办的“漯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文艺大讲堂”讲座现场,郑州师范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孔会侠以《为了“我”而写评论》为题,对文艺评论作精彩阐释。活动现场,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文学爱好者及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和漯河医专文学社的部分社员等二百余人到场聆听。

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自2016年7月成立以来,共吸收会员60余名,开展过多项进基层、进企业、进社区采风活动。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根据市文联的要求,积极举办各项培训讲座,并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了提高协会会员的创作水平,扩大会员的视野,特举办本次讲座。

孔会侠说,对外界来讲,文学评论的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记录文学史的发展动态,发掘更合乎文学价值的作家和现象。比如丹麦写《十九世纪文学主潮》的勃兰兑斯,八十年代夏志清对沈从文、张爱玲的专章论述与价值发现。二是促使文学理论的进步。比如巴赫金的复调诗学,为研究作家作品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能。但这点,在中国评论界,尤其困难,小的突破有,大的建构几乎没有。三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启发作者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写作。比如张新颖写的沈从文,以及他与余华、王安忆之间的交流与对谈,是相互启发的。

对写作者自身而言,文学评论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促成自我思想的不断丰富,逐渐形成自我对世界、对历史、对文学、对自身等的理解与认识。文学作品特殊的广阔性,能多方面带动评论者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二是对个体生命的作用,有与其他文学类型一样的,能疏通自我的情感和情绪,也有独特特征比如距离感的必要,促成理性品格的形成,并养成看事物做判断的客观眼光、整体眼光。阅读时要入乎其中、提笔时要出乎其外。

孔会侠说:“就我的观点而言,评论不是为了给他人作嫁衣,而是为了‘我’而写。”

为什么要为了“我”而写?孔会侠说,目前的文学评论现象,有跟风、鼓吹、造势的附庸写作风气,比如贾平凹的新作品一出,就会有专版并且大量的评论出现,雷同观点和勉强之词屡见不鲜。因此,另有一股力量在抗衡,比如文学自由谈出来的陈冲、何英、李建军、杨光祖等,他们以剜烂苹果来做喻,志在发扬文学评论应该有的言语自由、独立性和直陈之风。如果有可能做后者,有这种气质和精神,非常好;如果没有,静水深流,不陷任何激流、不打任何口水仗,在文本世界里潜行默想,享受文学本身带来的感动、浸染、清洗与升华,是符合中国文脉传统和精神生命规律的好事情。

为“我”而写,尤其在中国文化传统里,是一个基本常识,但现在,反而是常识,却需要一再强调和重申。比如中国北宋时期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专著、郭熙的《林泉高致》里有一段话:“柳子厚善论为文,余以为不止於文。万事有诀,尽当如是,况于画乎!何以言之?凡一景之画,不以大小多少,必须注精以一之。不精则神不专,必神与俱成之。神不与俱成则精不明;必严重以肃之,不严则思不深;必恪勤以周之,不恪则景不完。”很好地点出了创作原理上某方面的互通,因此可以达成互养。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也是互养关系。写评论,事实上是在涵养自己的生命。生命在这荒芜的世间行走,我们那么不甘心于身陷、心陷于空虚无聊,渴求充实和意义,写作上的自养就价值重大。

为了“我”而写,整体来讲,就是自我精神的不断成长。身体成长与衰老是不可逆的,与年龄相伴而行,精神成长不受限于年龄阶段,是终生的事情。反而,精神上成长的健壮,会让老龄里显出童颜,衰枯里常住少年。

孔会侠说:“评论是种独立文体,其表达自我思想与情感的功能一样很强,只是要选择合适的对象,文学、影视都可以做借体,选择很重要。”

文学爱好者包广杰说,孔老师讲的“只有广博的阅读,才能格物致知,写作者在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之前,要敢于尝试不同体裁的创作”,让他茅塞顿开,让他认清并确认了创作方向,现阶段就应该多读书、多尝试不同体裁。

孔会侠老师倾情讲解。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