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2月27日 星期

爸爸的“理论”


■韩月琴

爸爸是个手艺精湛的泥瓦匠,一辈子与砖瓦水泥打交道,没有轰轰烈烈的事业,没有渊博高深的学问,业余时间喜欢看戏和看书,但他有他的“理论”:富人家的孩子看书,穷人家的孩子看戏,这都是老一辈人学精细儿的门路。这样的理论,爸爸可不少,比如,他经常说“贪小便宜吃大亏,不图便宜不上当”。

爸爸十几岁就开始跟着村里的泥水匠师傅学手艺了。他头脑灵活,悟性高,干活又实在,没过几年就学成出师,慢慢地也开始收徒弟,并且在村里组建了一支建筑队,利用农闲时节在十里八村给人们盖房子。由于技术精湛,心眼实诚,他们的生意很不错,常常是这一个活儿还没干完,那一个活儿就约好了。

小时候,我家常有这样的场景:一张方桌,几个小菜,一两瓶酒,爸爸和他的徒弟们围坐四周,一边喝酒一边聊天。满身灰浆的他们,不谈政治历史,也不谈天文地理,三句话离不开瓦刀、水泥、沙子,还有爸爸那句“贪小便宜吃大亏,不图便宜不上当”的人生哲理。听得多了,我差不多都能背下来了:“既然是包工包料,主家出钱了,咱就不能用那赖材料,哪怕少挣几个钱,也不能叫人家背后说闲话。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房子盖好以后,不能叫人家戳脊梁骨。贪小便宜吃大亏,因为这几个钱毁了名声,多划不来,以后人家谁还来找你?我这人好面子,跟着我干,是这样。以后你们自立门户了,还得这样,不能给人家留下话柄。咱啥也不图,就图个良心上能过去,吃饭香,睡觉安稳……”如今,许多年过去,当年爸爸的徒弟们也都年过半百、鬓角添霜,他们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和诚实厚道为家人撑起了一片天空,家家都过着红火的日子。

爸爸常常告诫我们兄妹俩,在外与人交往,一定要记住“贪小便宜吃大亏,不图便宜不上当”。“唇亡齿寒”的故事、“秦惠王灭蜀”的故事,他给我们讲了一遍又一遍。此外,爸爸还常对我们说,爷爷在世的时候,总是用钓鱼来类比:凡是能上钩的鱼,都是因为贪恋那一点点鱼饵,结果平白搭上了性命,因小失大。人也是一样啊,如果只看见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必定会失去更为宝贵的东西。爷爷虽然做了好多年的大队会计,但是,从部队里走出来的爷爷从来没有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家谋过福利。要知道,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爸爸兄弟姐妹六个,在这样的境况之下,吃不饱肚子和没有鞋穿是常事。爷爷作为一家之主,怎会不为孩子们打算呢?他当然做梦都想让一家人吃饱穿暖。但是,作为村里的会计,他必须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再穷再苦,也决不占公家的便宜。所以,那些年,哪怕日子再难熬,爷爷也没有私自往家拿过一根红薯、一片菜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我和哥哥耳闻目睹,自然很受教育。“贪小便宜吃大亏”的人生信条在我们心里根深蒂固。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的,都是我分内的工作,我从来不接受家长的吃请。有一年,接手一个新班,刚刚开学,就收到了一个家长给我缴纳的二百元话费。看到信息,我马上给她打电话,请她赶紧到学校来。我知道她的两个儿子都在我的班里,我也是母亲,我懂她的心思,但是,这钱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待她在我办公室里坐下,我马上从包里拿出两百元钱递到她手里,以不容推辞的语气告诉她:在我这儿,不兴这个!是我的工作,我一定会努力做好。送走她,我心里舒服多了,不是我的钱,我会觉得那钱烧手。后来的工作中,我慢慢发现,那俩男孩儿真是不省心啊,频频出乱子。我十分庆幸:幸亏没有接受那两百元话费,不然的话,工作做起来真的很棘手。我不由又想起了爸爸常说的那句“贪小便宜吃大亏”,真的是一点也不假啊!

“贪小便宜吃大亏,不图便宜不上当。”我爸爸的这类理论,很多都是人生格言,我也常常把它奉为金玉良言,甚或作为我家的良好家风,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它在子子孙孙的传承中发出璀璨的光华。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