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2月27日 星期
强化科技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
我市出台多项措施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本报讯(记者 杨三川 通讯员 薛 科)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提升我市企业的科技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漯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全面营造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创新要素供给和服务水平,市科技局出台多项措施,鼓励企业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据了解,我市依托《漯河市创新驱动提速增效工程实施意见》《漯河市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实施创新型龙头企业培育工程。选择一批创新型骨干企业,支持其在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创新联盟构建、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人才技术集聚等方面率先实现突破,着力培育形成一批创新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全市企业创新转型发展。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提升”行动。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方面,开展“小升高”培育行动,建设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库,全年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方面,加快建立高质量科技型企业入库机制,帮助更多企业入库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

同时,加快创新平台建设,高标准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吸纳更多高新技术项目入孵,提升孵化器集聚人才、成果转化的能力。持续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重点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引导、支持每个产业集聚区围绕各自主导产业建设公共研发平台。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漯河市科技大市场,研究出台《关于促进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对接活动,持续开展好“走进中科院 直面科学家”等活动。围绕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积极上报技术需求和拟签约的重大合作项目,吸引国际国内高端创新资源落地漯河。

我市支持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中发挥主体作用,继续强力推行财政投入后补助和“科技券”制度,完善和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激励创新的普惠性税收政策,引导企业研发投入持续提升。开展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提升行动,促进集聚区的产业与科技紧密结合、创新链与产业链高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提升集聚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持续开展“五大产业”科技创新提升行动、“基层一日”实践活动,完善科技创新会商制度,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互联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围绕科技创新、大型科研仪器共享、信息交流等领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

新的一年,我市为企业量身打造不同样式的“大礼包”,力争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促进全市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逐年增加,实现财政科技支出占比、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指标的稳步增长。其中,2019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5%,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进一步提升;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新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以上,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提升漯河市食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服务水平,建设利通橡塑设计研究院;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到30家;新培育5家市级以上创新型科技团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把便民服务落到实处。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