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2月27日 星期

广求良策谋发展
——经济技术开发区液压科技产业园厂房工艺布局论证会侧记

■本报记者 周鹤琦 陶小敏

人勤春来早,实干正当时。2月22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四楼会议室分外热闹。在这里,开发区液压科技产业园年产7000万米复合软管项目可行性及4.7万平方米厂房工艺布局论证会正在进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冶金、煤矿、机械、化工、石油及汽车等行业对高性能液压软管的需求量逐年递增。然而,目前国内高性能工业软管供应紧张,严重依赖进口。开发区通过年产7000万米复合软管项目的规划建设,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拟新建食品、医药、石油、化工、汽车软管等30条工业软管生产线,使液压产业园现有4.7万平方米厂房得到充分利用,推动开发区液压软管行业在国内外市场位居领先地位。

项目可行性如何?厂房工艺布局合理吗?对此,该区邀请德国Mayer公司总裁鲁特、欧德斯有限公司炳祺阳、原玛努利(苏州)液压器材公司总经理吴易升(新加坡籍)等十余名国内外液压科技领域专家来漯,共话开发区液压科技产业发展宏图。

“今天的论证会也是研讨会,希望大家各抒己见,对我们项目的可行性及工艺布局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漯河利通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洪亮对项目基本情况和初步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后,参会人员便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必须考虑到后续产量增加时,有足够的空间摆放原材料和半成品。你们看,这些地方的布局就需要再优化一下。”

“这两种机器分开摆放的同时,还要缩短冷却水槽的长度。”

“现在车间内产品四五天一周转,时间有点长,我觉得可以这样优化设备,实现2小时包胶,缩短周转期。”

……

与其说这是一次论证会,不如说这是一次谋求发展的“思想碰撞”。与会专家们建言献策,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证,为开发区液压科技产业发展打开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严谨中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将认真吸纳、梳理相关意见和建议,并尽快落地实施,争取项目早日投产。”市工信局局长左乐民,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项丽等相继表态,为本次论证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