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管理孩子的学习,相信很多家长会深深地叹上一口气。当然,除了紧张、无奈外,“陪伴学习”也给不少家庭带去了乐趣,催生了好多关于辅导作业或陪伴学习的段子。“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未来亲家,赶紧把你儿媳妇接走吧!”……
每个家庭的故事都不尽相同,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孩子好。事实上,父母耐心的陪伴确实是孩子成长的助力,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能够和孩子多交流、玩耍,是最好的爱。当陪伴孩子学习遇到“挑战”时,各位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是情绪失控,是大吼大叫,还是黯然伤神、默默退出呢?
有教育专家指出,吼叫的“效果”其实并不能维持多久,最终你也会因为对孩子的吼叫而满是愧疚。近来,记者在朋友圈看到了悄然流行起来的“零吼叫”计划,计划号召加入的家长们坚持7天不对孩子吼叫,借由这个计划改变与孩子的相处模式、改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学习进步。记者有幸采访到其中的三位家长,一起来听听他们是如何做到“零吼叫”的。
方法一:气氛不对立刻喊停、深呼吸。“不按时睡觉,吼!吃饭磨蹭,吼!脱了衣服乱扔,吼!我其实是个特别易怒的妈妈,但是孩子的这些毛病并没有因为我吼叫的声音越来越大而得到改善。”诺诺妈说,“我家儿子是头‘小倔驴’,越吼他,他越不听话。往往一件小事最后弄得我们娘俩‘两败俱伤’。”
诺诺妈的方法是在屋里醒目的位置贴上大大的“NO”,时刻提醒自己。“感觉自己马上就要生气了,看到那个红色‘NO’,我会先让自己闭嘴,离开‘案发现场’。”诺诺妈说,“躲进卫生间用凉水冲一下脸或者去阳台上看看远方,再做10次深呼吸,等自己不那么生气了,再想想该怎么和孩子说话。当你冷静下来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声音变得温柔了许多。”
方法二:接纳孩子、接纳自己。“我家有只‘爱喷火的小怪兽’,一言不合就‘喷火’,对,他就是我的儿子。”牛牛妈妈说,“我觉得牛牛‘爱发火’特别不好,于是,他每次发火我都要吼他,我越吼他,他就越火大,慢慢地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差。”
“偶然的机会学到了有关‘情绪管理’的内容,我开始尝试不再吼他,而是在他每次快要发火的时候给他一个大大的、长时间的拥抱,等他气得僵硬的身体在我的怀里变得柔软,我的气也消了,我们会心平气和地沟通之前的问题。”牛牛妈妈说,“我们如何处理情绪,其实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那也就成为他们管理情绪的方法。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控制不好他的情绪,千万不要怪他。”
方法三:控制自己情绪,引导孩子情绪。“放学后要先写作业再吃饭,晚上必须练习一个小时钢琴,周末应该花点时间复习英语……我特别喜欢给孩子‘立规矩’,直到我女儿开始和我‘作对’。”希希妈妈说,“女儿想放学先吃饭后写作业,练习钢琴安排在看动画片之后……我的气不打一处来,吼她,她也开始吼我。”
“其实想想,家长也是挺矛盾的,一方面希望孩子早日独立,另一方面孩子想自己做主,家长又极力打压。”希希妈妈开始试着不与孩子起正面冲突,引导希希安排自己的时间,“虽然她的计划表和我给她安排的计划完全不一样,但是她遵守的特别好,最主要是不需要我督促了,这真是个神奇的事情。”
其实,“零吼叫”并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以更加平和的方式去处理亲子之间的一切问题。 据《天府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