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一手抓治本,推进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扩大环境容量,解决根本问题。“三”就是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着力推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确保2021年完成省定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要求,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要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确保完成省定2020年全市国控河流断面水质全面达到III类水体要求,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要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确保粮食和人居环境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四”就是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深入实施经济结构提质、生态功能提升、国土绿化提速、环境治理提效“四大行动”,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彰显特色优势
增亮漯河底色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以漯河更加精彩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浓彩,确立了“四城同建”的城市发展定位,其中之一就是站位为中原崛起添浓彩,建设中原生态水城,使中原生态水城成为漯河底色,让漯河底色映染中原。具体工作中,将持续做好“河”“湖”“桥”“绿”四篇文章,着力实施河湖水系建设与修复治理、水污染防治与中水利用、海绵城市建设与防汛排涝、饮用水源保护与地下水资源保护、森林漯河建设与植物多样化、水安全保护与植物保护、健康设施与文化植入、水上交通与水上旅游八大工程,打造“水绿相映、水在城中、城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色生态基底,构建高质量的生态系统、高颜值的城市风貌、高效能的基础设施、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优质、环境优美、设施优良、生活优游”的宜居宜业之城,让漯河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自然生态环境更优美,使漯河的特色更特、优势更优,竞争力、吸引力、凝聚力显著提升,推动漯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强化工作保障
狠抓推进落实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污染防治攻坚,需要加强领导、改进作风、依法依规抓好工作落实。要用更强的责任心抓好落实。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企业为主、依法履责,社会参与、全民尽责“三个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亲自抓,层层压实责任;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广大企业要自觉承担起污染治理主体责任,争做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的典范。要用更好的作风推动落实。要坚持敢打必胜的信念,鼓起动真碰硬的勇气,胸怀一抓到底的韧劲,推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一个难题一个难题的攻克,由量变到质变,积小胜为大胜。要用更严的法纪保障落实。要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违规问题“零容忍”的态度,强化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对严重损害生态环境的违法问题,开展环境公益诉讼,抬高违法成本,努力形成不敢违法、不愿违法、自觉守法的强大震摄。要用更优的考评促进落实。用好市委环保攻坚领域专项巡察手段,创新方式从严督查,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通过健全严格的考核机制,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各项任务。要用更浓的氛围支撑落实。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和切实发挥人民群众关心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群众基础。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致。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又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更要有矢志不渝的定力,攻坚克难,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夺取生态文明建设新胜利,为深入落实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全面推进“四城同建”做出更大贡献,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更多浓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