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甫
以前,每逢雨雪天气学生们只能在破旧的大棚下吃饭;上体育课,在操场上没跑多久裤腿就会溅上星星点点的煤灰和泥土……现在,宽敞明亮的学生餐厅里各种就餐设施一应齐全,新修建的操场道路宽阔整洁,绿树鲜花整齐有序分布……
短短两年多时间,舞阳县第二实验中学无论是校园环境还是老师学生的精神面貌均发生了巨大变化。
学生由原来的500多名扩大到现在的近800名;在全县举行的中招模拟考试中,该校始终保持在前三名。近日,记者来到舞阳县第二实验中学,实地感受了该校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勃勃生机。
硬件配套 设施完善
走进学校的大门,两排香樟树满目翠绿,在阵阵微风中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红顶黄墙的教学楼、办公楼依次映入眼帘。“这边是新修建的学生餐厅,有上下两层,每层有1000多平方米。”校长庞跃峰向记者介绍说。临近中午,宽敞明亮的餐厅里,各种饭菜被整齐有序地摆放在窗口,让人垂涎欲滴。
餐厅改建只是这两年学校大力推进硬件设施升级的一个缩影。2017年以来,在学校班子的领导下,该校先后建成了学生餐厅、综教楼,对墙体老旧的教学楼、办公楼重新修整和粉刷,新建了标准化运动场,对校园里的路面进行了硬化。“以前学校操场一年四季荒草丛生,跑道都是土路,学生们进行体育活动很不方便。”一名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学校的操场新开设了标准化篮球场,周边还种植了各种树木和花草,一年四季都有花香。
队伍一流 管理科学
学校主干道旁的“教师光荣榜”上,每位老师的特长和风采照被张贴在上面。庞跃峰告诉记者,创建于2001年的舞阳县第二实验中学,现有教师73人,本科学历教师占有率在95%以上。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市、县级“先进单位”。在学校队伍建设上,领导班子敬业勤奋,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工作效率高,战斗力、核心力、凝聚力强。学校还有一支踏实勤勉、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骨干教师10人。在管理上,学校立足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落实精细化要求,抓好制度建设和教学过程中的常规工作,力求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以人为本 立德树人
《道德经》《论语》等优秀著作的经典段落被用红色大字张贴在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的显要位置;体育、音乐、美术、文学等各种社团均有指定的教室作为活动场所……
“这是学校新建成的少年宫,等各种专业器材到位后就能投入使用了。”在一栋单独楼房前,庞跃峰兴奋地告诉记者。学校围绕“为师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奠基”这一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师中积极倡导五种精神:爱心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廉洁从教精神,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动性与主体性;要求全体学生“日行一善”,每天记录自己的善念和善行,将善行变成一种习惯。
抓好主题教育,规范师德行为。扎实开展“珍惜岗位,关爱学生”主题教育、“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好园丁”等活动,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纪律内化为每位教职工的自觉行为,树立学校在社会的良好形象。利用榜样引路,营造争先氛围。及时发现并大力宣传身边无私奉献、敬业爱岗的教师典型,通过开展“树党员形象 评师德标兵”活动、“我身边的榜样”教师征文活动使广大教师在和谐的集体氛围中自我加压、争优创先、乐于奉献。在德育工作常态化管理上,该校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重点抓好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坚持学校教育系列化和社会教育常态化,致力于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我们的目标是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以人为本,追求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办出学校的特色,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庞跃峰告诉记者,未来的几年里,该校将逐步努力建成全县知名的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书香校园、人文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