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6月26日 星期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低年级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对计算教学的研究。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

低年级正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好阶段。《10以内的数的认识》重点培养学生手口一致、准确点数的能力;《20以内的数的认识》除了要求孩子能准确点数,还要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使学生初步理解数的组成。

良好的数学意识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对于刚入学的学生,要引导他们用数学的眼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事物。一般按照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来观察。要有主动发现数学信息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如在学习“比多少”时,我由“帮小猪盖房”的童话故事引入主题图,启发学生们从图中获取信息。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我看到有3只小猪,4只小兔。”我趁势启发:“谁多呢?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吗?”学生们马上回应:“有3只小猪,4只小兔。小兔比小猪多1只。”学生们不仅关注到了事物的数量,还关注到不同事物间的数量是可以比较的。

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和计算能力

学生数数能力对学生数学思维水平有较大的影响。在低年级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数数能力的培养。在学习《20以内的数的认识》时,我利用学生们的好胜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大家都会一个一个地正着数,会倒着数吗?”“会!”“你们会五个五个的数吗?”学生们数得都很顺利,有点儿洋洋得意。“你们会两个两个地正着数吗?”一些学生对十以后的单数或双数就数得不那么顺利了。对于两个两个地倒着数,许多学生都觉得有些吃力。通过老师引导、优秀学生引领、同桌互帮、小组比赛、微信群发语音,学生们有了更多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时间,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要求学生能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数,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十”和“百”。“拐弯数”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引导学生边看演示边想或者边操作边想:几十九添上一变成几个十?是几十?在学生能熟练地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数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尽可能用多种方法来数数,培养学生对数的感觉。由于有了上学期两个两个地正数、倒数的学习经验,用多种方法来数数对许多学生来说并不困难,说明学生们数数能力的提升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8+9时,大部分学生都会用“凑十法”计算;部分学生想到了“交换位置法”;一部分思维敏捷的学生想到了推理的方法:因为8加8等于16,所以8加9等于17。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观察8+8=16,怎样推想8+9=17呢?第一个加数都是8,第二个加数多1,和就多1。由于这些方法是学生们自己想出来的,非常具有创造性。在此基础上稍作引导,就能使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有质的飞跃。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教学中隐含着许多数学思想。如:建模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等。在平时的计算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将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做适时的渗透。

在学习9加几时,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下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学生们很容易看出: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大1;得数一个比一个大1。我趁势引导:“知道得数为什么一个比一个大1吗?看,第一个加数都是9,不变,第二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大1。”学生们边点头边把话接上:“得数也一个比一个大1。”在后面学习八加几、七加几时,我不问,学生们就会有意识地去观察和思考,争相发言。说明学生们已具备了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一大任务,我们应该从小学低年级做起、从日常教学做起。

漯河市实验小学 何书芹 李菊梅

[注:本文系2018年漯河市基础教育研究项目《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编号:LHKT2018036)研究成果]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