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海波
通讯员 米 洋
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城投公司”)自2014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以来,坚持业务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不断取得精神文明建设新成效、新成果。
今年以来,市城投公司按照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谋划,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提升文明创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强化道德教育
弘扬传统文化
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市城投公司举办了“立足岗位做贡献,谱写城投新篇章”主题演讲和征文比赛。
开展经典诵读,市城投公司印制了职工道德经典读本《家风一》《家风二》,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评选机关文明家庭,倡导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弘扬传承优秀家风。同时,办好道德讲堂,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道德素养,营造了“重道德、守情操、讲文明、树新风”的浓厚氛围。
深化“文明服务、文明执法、文明经营、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六文明系列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开展礼仪培训,普及礼仪常识,提升工作人员的文明素质和礼仪修养,塑造文明有礼的城投形象。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春节为共建村村民送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灯笼、对联,利用公交车站宣传栏张贴公益广告;元宵节为共建村村民送去戏曲大联欢;清明节赴烈士纪念馆、许慎文化馆开展“文明祭扫”、经典诵读活动;“五一”、国庆节深入景区、公共场所宣传文明公约,倡导文明旅游。
学习雷锋精神
丰富志愿服务活动
依托河南省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平台,市城投公司开展志愿者招募、注册、项目发布等工作,使志愿服务管理规范化。同时,通过市城投公司志愿者微信群、QQ群、OA办公等互动功能,使志愿服务活动便捷化。
在深入学习弘扬雷锋精神的基础上,集中开展“学习雷锋,助人为乐”“四关爱”主题活动,多次走访慰问贫困户及困难党员,开展党员进社区、文明交通劝导、服务食博会、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市城投公司开展爱心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志愿者人均服务时长300小时以上,充分展现了城投系统志愿者的良好形象。
做好结对帮扶
支持农村建设
市城投公司高度重视驻村共建工作,精心谋划安排,强化工作责任,找准结对共建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切实推动结对共建工作持续健康开展。
针对舞阳县九街镇牛赵村新村室建设项目的资金缺口问题,市城投公司班子研究通过,计划于年底前给予10万元资金支持。协调舞阳县自然资源局对牛赵村开展荒坑、荒地土地整治工作,并承诺给予人居环境整治相关的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市派驻村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在牛赵村投资发展文冠果和油用牡丹种植产业,为村里创造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在村内显要位置设置脱贫攻坚宣传标语、勤劳、节俭农民画喷绘墙,宣传脱贫攻坚,倡树文明新风。
倡导网络文明
传递社会正能量
市城投公司通过凝聚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的智慧和力量,有力推动公司网络文明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市城投公司专门成立了城投网络文明传播小组,组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完善传播文明风尚的硬件环境。积极配合省、市文明创建的重点工作,编发相关文字图片及音、视频材料,组织撰写重要稿件和评论文章,维护漯河市城投公司微博、漯河市城投公司博客,及时参与中国文明网、河南文明网、漯河文明网等重点新闻相关网站的网上讨论,传递社会正能量。加强身边好人线索推荐和中国好人榜我市候选人点赞工作力度,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学好人、做好人,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同时,市城投公司强化宣传引导,积极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教育培训,多次组织志愿者深入系统直属单位、网吧、社区宣传“文明上网、文明办网”规范,引导广大市民和干部职工文明上网,遵守道德规范,做到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网页,不制造、不传播网络有害信息,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