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0月9日 星期

干好“针线活” 做好“保暖衣”
——经济技术开发区破解企业融资难纪实

■本报记者 周鹤琦

通 讯 员 曲从俊

金秋时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天高云淡,风清气爽,处处呈现蒸蒸日上、红红火火的喜人景象。卫龙第二工业园项目今年4月份开工建设,如今投产在即,将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目标。

“卫龙速度”的背后,是开发区不断完善投融资体系,强力破解企业融资难的不懈努力。此前,开发区专门协调上海浦发银行对平平公司发放卫龙二期项目建设贷款1亿元,保障了该项目顺利建设、如期投产。

“开发区是以经济发展为主责主业的功能区,企业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吴玉培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企业要发展,资金是关键。不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问题,企业快速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开发区的发展壮大更是无从谈起,必须不遗余力、创新思路,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如何破解资金瓶颈?支持企业发展,钱从哪里来?“靠创新,搭平台,为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穿针引线,搞好银企对接。”吴玉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总结。

开发区立足实际,持续完善政府投融资体系,创新开展银企对接,提升担保运作效率,鼓励企业借力资本市场,试水发展基金产业,多措并举解决融资难题,全力助推重点项目建设。经过多年来的摸索和实践,开发区闯出了一条以完善融资体系支持企业经营、以企业经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实现了金融、企业、政府三方共赢。

仅今年上半年,开发区就累计为企业提供过桥资金5亿元、担保资金1.5亿元,解了众多企业的“老大难”,全区经济发展态势稳中向好。在全市“四三二一”工作布局今年上半年考核中,开发区资金要素支撑目标完成情况位居全市8个县区中第一名。

创新银企对接模式,推动精准合作。变一年一次对接为数次适时对接,变不分企业层次集中对接为分门别类对接,变银行扎堆集中对接为单一专门对接,变企业集中对接为单个专项对接,同时前移对接时间节点,变企业投产后对接为项目招引时对接,逐步形成精准对接、精准服务长效机制。今年上半年,开发区与上实集团达成20亿元的融资租赁战略协议,与中原银行等达成63亿元的城市建设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等战略合作协议。各银行类金融机构对区属企业投放信贷资金24.44亿元,比去年年底贷款余额增长13.5%,超额完成市定目标。尤其是协调中原银行对华融实业公司发放食品机械和包装产业园项目建设贷款8000万元,对利通液压公司发放项目建设贷款2200万元,成功缓解了优质项目的资金难题。

提升担保运作效率,解决过桥资金难题。推动区内企业担保费率和保证金率分别下调到了1.5%和1%,下调力度全市领先。积极推动区内立达担保和昱信担保两家公司开展业务,2017年以来,两家公司共为区内企业担保121笔,总金额11.74亿元;提供过桥资金58笔,总金额6.42亿元;(下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