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4月13日 星期

说“道”论“术”


■一 人

在日本,有可以称之为国粹或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道”:茶道、棋道、书道、剑道,我国与之对应的是茶艺、棋艺、书法、剑术。日本“四道”中,可以肯定的是,至少茶道、棋道、书道三项源自我国,也就是说,是日本人从中国学去并传承下来的。仔细琢磨,从茶艺到茶道、从棋艺到棋道、从书法到书道、从剑术到剑道,虽说一字之差,内涵却有不同,日本人都经历了从引进吸收到消化提高的过程。他们将某项单一技能和诀窍的把握掌控,与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修炼提升结合在一起,不仅仅强调技艺的精进,更辅之以个人的修为,将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综合评判,在原来基础上提高了一个层级,即源于斯,高于斯。

从“术、艺”到“道”,并不仅仅是说法的变化。我们不妨将“术、艺、道”三字做一简单分析。

术:古作術。《说文》:邑中道也。即本意是城市中的道路,有路可顺利通过,无路则断不可行。要从甲地到乙地,必须顺着固定的路径才能过去,引申为办事的过程即需要遵循的方式、规则,如玩魔术、增高术、微创手术;引申为办事的结果则是需要具备的技艺、学问,如武术、算术、马术,统统归属于技术、技艺的范畴。

艺:古作藝。《说文》未见。《广韵》:种也。指种植作物的一种本领,引申为做一切事情需要具备的技艺、本领、才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即为六种才艺、技能。

道:《说文》:所行道也。逻辑上属于循环定义,所以许慎接着补充说,一达谓之道。从一个地方能够顺利抵达另外一个地方的路径叫道,是个会意字。《广韵》释名:道,蹈也,即走路的意思,动词。由是可知,道的本意是走路,引申为行走依据的路径,即道路,再引申为办成某事所需要的正确的方式方法。要办成某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主观上思维方式即思路对头。从青海到新疆只能空中坐飞机、陆地乘车辆,如果一门心思坐轮船,那就是思维方式错误,因为两者之间没有水路相通。二是客观上执行结果正确。让你做一把七弦琴,思路各方面都对头,最后你安装了八根琴弦,那就是结果不正确,也就是说,想法和做法都得对头才行。

《道德经》上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能够说出来的“道”,都不能称为真正的“道”。换言之,“道”是不能完整地描述的、无法具象的,也是仅仅靠自身的聪明无法传承的;比较而言,法和术是可以描述的、传承的。再进一步分析,法和术是能通过学习而得到的,属于技艺的范畴,而道则要靠个人的觉悟、修为,要个人修养达到相当的程度才可以言道。艺、术、法可以通过个人的勤奋、天赋走捷径学习到手,德需要经年积累甚至终其一生才有可能修炼到位。如果德不配位,缺乏职业道德,只能言法、说术、谈艺,不能论道。

如此,我们大致可以了解日本人为什么将上述四项技能提升为“四道”。

生活中,与“术、艺”紧紧相连的是“法”字。法,古做灋。《说文》:平之如水,从水。字的右上部的“廌”为抵御一切不正直的神兽、瑞兽。三字会意,意为去掉一切不对的、不正直的东西,像水一样平正,引申为过程即达到相当规则、标准、模范的手段、窍门和办法,如苹果嫁接法、徒手擒敌大法;引申为结果即为规则、标准、模范等,如法律、法规。其突出特点就是权威性、标准性和不可动摇性。

我们的生活中,与“道”紧紧相连的是“德”字。德,《说文》:升也。属于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左为路径。《说文句读》:行道而有得也。不断学习、进步,有所收获、提升的意思。《说文义证》:古“升、登、陟、得、德”五字义皆同。由是知,“德”本意也为路径,引申为需要共同遵守的规范、标准,但与“升、登、陟、得”不同的是,“有得”才为“德”,即不断提升、学习的才能具象为人的品德、道德。

一个人终其一生精通一门“艺、法、术”,即可成为行业的专家,或者笼统地称之为匠人,比如木匠、修锁匠、泥水匠,美食家、水利专家等。要在匠人的基础上再提升,像日本的“四道”一样,进入“道”的行列,即我们形容的“德艺双馨”,那就非常人所能了。因为,单单从数量上说,匠人、专家可以成群结队,甚至专家堕落成“砖家”;而有“德”之人,如佛教所言“高僧大德”,则永远是凤毛麟角。正因为其稀少,所以《道德经》上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