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7月1日 星期

朱红杰:身残志坚 勤劳致富


■本报记者 刘 丹 实习生 左乐怡

“现在棚里的这茬菜基本都可以采摘了,我每天做好村里的保洁工作后,就摘一些拿到集上去卖,每年可以收入4000元左右。”6月30日,天气晴好,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韩庄村,朱红杰看着满棚绿油油、生机盎然的蔬菜,脸上洋溢着质朴、幸福的笑容。

今年50岁的朱红杰,家里四口人,他因幼时摔伤致残,妻子也身有残疾,88岁的老母亲精神四级残疾并有高血压,女儿即将高考。2016年,朱红杰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

“当时我家仅靠在两亩地上种粮食维持生计,日子捉襟见肘。”朱红杰告诉记者,定为贫困户后,在各级领导和扶贫干部的帮助下,他成了村里扶贫专岗的保洁员,每月有1000元收入。

为了让家人尽快过上好日子,朱红杰转变思路,采纳了帮扶干部的建议,种植大棚蔬菜,增加了收入。2017年,朱红杰一家成功脱贫。

脱贫后的朱红杰坚定了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致富的信念。2019年,肢体三级残疾的妻子到曙光医疗器械公司打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今年疫情袭来,无法外出,帮扶干部又给她协调了美丽乡村管护员岗位,每月有400元收入。

“国家让我们享受低保金、残疾人补贴,母亲有高龄补贴,还有公益性岗位、产业帮扶这么多好政策,马上高考的女儿也成绩优异,这些都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对今后的生活,朱红杰充满信心。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