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7月14日 星期

母亲不进城


■邵长军

岁月把我的少年时代留在了农村。在农村的,还有我的母亲。对故乡和母亲的惦念之情,在灵魂深处与日俱增。每到周末,妻便早早准备好东西,跟我一起回故乡看望母亲。

有了私家车,山村不再遥远。下了高速公路,一条平整的水泥路把我们引向家门口。路两边的农田井然有序,铺着深深浅浅的绿,空气中氤氲着青草和野花的混合味道,耳边不时传来动听的鸟鸣,你歌我唱,如琴瑟相谐。村还是那个村,山还是那座山,随着时间流转,这片生长诗意的土地,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望山,更有乡村魂魄;看水,更具乡村灵性。四季变换的田园风景,错落有致的乡间宅院,既有自然赋予的原始美,又有劳动创造的生态美。葱茏岁月里,梦想总是在远方,真正到了远方,才会发现自己出发的地方,已经变成了远方。

有母亲在的地方,就是家。父亲去世后,母亲就一个人在乡下老宅居住,用寻常的生活打发日渐老去的光阴。我们住在城里的几个兄弟,都劝母亲到城里来,她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辞。每次看到母亲执意不肯进城,我心里都不免有些失落。

应该说,母亲还是在城里小住过一段时间的。几年前,弟兄几个好说歹说,比如儿子在城里安了家,应该去认认门,母亲才勉强愿意来看看。我们上班的时候,就母亲一个人在家,除了看电视、睡觉外,没有别的事儿可做。母亲不识字,也不会用电梯,一个人不能上下楼。城里人的习惯,同一楼层的住户也大多是相邻不相识,想串串门儿也不容易。用母亲的话说:“住在城里如同坐牢,一天都觉得难熬。”从那以后,每次只要说想接她来小住,她总是说:“如今日子越过越好,在家跟城里有啥区别?跟前就有好几个超市,买啥都有。出门路又好,没水没泥的。看病有医保,做饭有自来水。村儿里亲戚朋友多,大家伙在一起,热闹,也能互相照应,挺好!我哪也不去……”

其实,母亲的话是有道理的。这些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曾经的春联用语“户外山清水秀,庭中鸟语花香”,是乡村人家贴在门上的希望,如今是梦想变成了现实。

乡村,对于母亲来讲,是一种生活环境,也是一种生命印记。从我记事时起,母亲就与父亲一道,起早贪黑,苦心经营着一家人的生活。那时,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好好读书,长大后能跳出农门,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考上学就能去城里,越大的城市越好,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了。”那个年代,母亲的期望,一直激励着我奋发向上。后来,我终于学业有成,实现了母亲的愿望,成为“端铁饭碗的城里人”。每次回家,面对街坊邻居的溢美之词,母亲的自豪之情便溢于言表。现在,我的愿望,就是能照顾母亲,给她好的生活。而在乡村忙碌惯了的母亲,再也不愿离开这片土地。

天下菜肴,只有母亲做得最香。母亲快九十岁了,但身子依旧硬朗,思维敏捷,将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庭院里果木茂盛,各种蔬菜长得郁郁葱葱。我们理解了母亲,任由她在乡下享受田园生活,只是尽可能地多回家看看,陪她说说话、吃吃饭。只要母亲心情好、身体好,愉快地度过晚年时光,比什么都强。

母亲和亿万农村人一样,用毕生的力量把子女推向城市,到了晚年,却不想给子女任何牵绊。他们习惯了乡村的质朴和宁静,以自己的生存法则,守望着美丽中国和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故乡于我,就像母亲一样,平凡、美丽、亲切、温暖,是内心深处独一无二的眷恋;故乡于母亲,却是一座城,一座一生不想走出的城。

■儿女情长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