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文姣
通讯员 朱 青 刘琳琳
校园里,经典诵读书声琅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国旗下,爱国演讲慷慨激昂,抒发了浓浓家国情怀;功能室里,琴棋书画陶冶情操,营造了浓郁艺术氛围……这一幅幅生动画面,是市第二实验小学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中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点滴缩影。
作为百年名校,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颇具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优秀少先队集体”。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该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课堂教育为阵地,以主题活动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成立“三进”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适合学生学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教材,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教师的教学内容、教育行为和教育态度走进课堂。
该校利用升旗仪式、班队课、童声广播站及宣传橱窗、走廊文化墙、黑板报来宣传,让社会核心价值观内容映入眼帘,深入心田;积极开展“网上祭英烈”“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活动,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的爱党爱国情感,涵养未成年人的道德情操,也最大限度凝聚了网络正能量,弘扬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果显著,该校被评为“河南省第二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单位”。
该校牢牢把握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利用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围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和“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每年开展春节送春联、元宵节猜灯谜、清明祭先贤经典诵读等活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加强了戏曲知识普及教育,增进了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开展学习新时代好少年、童心向党歌咏比赛、“我和我的祖国”童谣传唱、向国旗敬礼等活动,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品质;举行模拟小法庭活动,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志愿活动等活动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以创建文明校园为契机,认真开展“文明学生”评选活动,使文明礼仪蔚然成风。
“教育首先是要教会学生怎么做人。怎样做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我们从国学经典中汲取精华,领悟做人的道理,领会做事的方法,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目的,进而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校长李顺江说。
该校结合本地实际和小学生特点,以经典诵读为切入点,把重点放在经典文化的传承上,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用浸润式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该校每学期举行经典诵读活动,至今已组织了826期。2019年清明节前夕,该校400余名师生到许慎文化园举行“拜先贤,颂圣德,展宏志”经典诵读活动,齐诵了《祭许慎文》和《诗经·木瓜》,同学们抑扬顿挫的诵读声传遍许慎文化园的上空,引得游人驻足观看,赞不绝口。
和风抚心扉,细雨润无声。在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工作中,学校将与时俱进,继续加大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力度,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学生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