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7月23日 星期

世外有桂林


■特约撰稿人 安小悠

今年,因为疫情,闲居在家的日子居多,因此便格外怀念去年的桂林之旅。

在火车上睡了一觉,黎明时分,我已到桂林。漯河的九月已是秋意渐浓,桂林似乎还在夏日之中,但暑气已消,那扑面而来的风里,不是炎热,而是湿润的温暖,仿佛是岁月的叮咛和迎候,为每一个旅人,拂去舟车劳顿的疲累。在黎明的光线里,远处的山峦如同画家的初稿,还需几遍敷色。前来接站的导游是桂林本地人,他带领我们一行人先去吃了桂林米粉,为我们接风。但那米粉并不好吃,许是车站附近餐馆的偷工减料,许是我期望过高难免失望。但后两天,在另外两家餐馆,我都吃到了美味的桂林米粉,一顿能吃两大碗,算是扭转了我初来时对它的坏印象。

我们先去了龙脊梯田。从水流湍急的河谷到白云缭绕的山巅,从葱茏林边到石壁崖前,凡有泥土之地都辟了梯田。真难想象,龙脊先民是如何靠刀耕火种,开垦出这巧夺天工的一块块梯田的。这如链似带的梯田,有的像巨扇半摺半开,斜叠成一个个狭长的扇;有的像天镜被分割,层次分明地嵌入状态各异的碎块。小路不盈尺,蜿蜒梯田里,青稻正在扬花,那花香顺着清风,沿着小路在龙脊山巅缥缈成一曲婉转的山歌。从我们上山到下山,始终有一条黄狗在前面引路,它的毛发很长,奔跑时像一头幼狮,像龙脊山上的精灵。

“百里漓江,天然画廊。”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总理游漓江,曾要求两岸广种凤尾竹,让漓江更美。如今,已是“茂林修竹”。当天阳光明媚,我们乘船游漓江。伫立船头,照耀着碧水青山的阳光也照耀着我们,吹响了两岸竹林、吹皱了漓江水波的清风也在我们心头奏响胜利的凯歌,在我们平静的心湖搅出丝丝的涟漪。船行江中,面对如画江山,骨子里很难不涌现“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的豪迈之情,很难不为身为中国人而骄傲自豪的。更何况,在漓水之上,群山之巅,还能不时见到颉颃翻飞的白鹭。“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副其实,它的山水究竟有多美,我自知没有更好的笔力,来媲美陈淼在《桂林山水》中的描写,只有感叹。

在阳朔世外桃源,且不说是否是陶渊明所作“武陵人”生活之处,入门即见《桃花源记》。一片数十亩宽的水面,风雨桥如长虹卧波,侗鼓楼似青峰入云。乘竹筏徐行,只见风吹芦苇白絮飞,水流桃花满地红,心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畅然。堤岸四围夭夭桃花盛开,鹭击长空,鱼翔浅底,是“桃花流水,渔歌唱晚”的半仙之地。在一处洞穴,洞口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便豁然开朗”,不知是后人刻意为之,还是天然形成,入洞漆黑一片,不能分辨。

在银子岩,入溶洞,洞内到处都是钟乳石,我们常说“水滴石穿”,在这里却是“水底石长”,这种喀斯特地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几十万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有的像玉柱从地下直冲霄汉,有的像珠帘从顶端垂直入地,有的像雨云倒悬空中,有的像白浪滔滔,波涌连天,更有些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如雪山飞瀑、如瑶池仙境、如独柱擎天,真是气象万千,蔚为奇观。因钟乳石正处于生长期,行走其间,空气清新温润,不时还会有水滴砸落在头上、鼻尖、胳膊上,像是调皮的钟乳石在给你开玩笑。我沉醉其中,那颗长满老茧的心,在城市的嘈杂中浸泡过多少年,常常听不见大自然真实的声响,在那一刻,这些钟乳石,仿佛在我耳边悄然絮语,我的心茧剥落了,露出本来的面貌,那一声声有力的心跳,带着生命最初的弦音。

桂林的山水,用任何美好的词汇形容都不过分。尤其在尘嚣之中久居的我们,是需要有一刻,置身于青山绿水之中,拂去周身疲累,涤尽世间尘埃。有无数次,面对着仿佛世外的天然风景,我想变成漓江里一缕柔波,想变成群山间的一棵凤尾竹,想变成蓝天上的一朵悠云,想变成白鹭,想变成游鱼……

■人在旅途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