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香
当摒弃浮躁,静下心来阅读《猎人笔记》时,我猛然感觉这本书写得无比清新纯粹。书中令人沉醉的乡村自然风光,无论是清晨悦耳的鸟鸣,还是树叶沙沙作响、树影随风移动的午后,抑或是落满晚霞的傍晚,都让人心驰神往。
屠格涅夫的小说既有浪漫主义气质的融入,同时兼具诗人的激情。《猎人笔记》用温雅、婉丽的笔触,将大自然和人的内心激情水乳交融于一起,文字中所流淌的不是果戈里的乌克兰田园瓦舍的诗情幻想,也不同于莱蒙托夫式的高加索的冷峻清丽,而是屠格涅夫理解中的俄罗斯中部平原大自然的美好风物。在这位艺术大师的画笔下,一团篝火跳荡着蓬勃的生命,一声虫鸣也飘悠着女性的温柔,一个普通的星夜被写得肃穆辉煌,一个多露的清晨被写得流光溢彩,字字句句给人美的享受。
屠格涅夫所描写的美好自然景色,总和他钟爱的主人公相伴相依,但和他憎恶的人却毫无关系。如《幽会》中,大自然景色的变化,以明丽的姿态,有助于表达女主人公的爽朗心情,而身处同一美景中正在抛弃善良姑娘的贵族娄罗却对此毫无感知。他笔下的大自然是一幅生动祥和的完美画卷,即便是写农民的苦难和不幸,也是以优美的景色作烘托。随笔《孤狼》里,从护林员不知道有盗木贼,到盗木贼被抓求救,从猎人讲情要求“孤狼”将其释放,到“孤狼”果真放手,大自然从雨后天晴到雷声大作,继而电闪雷鸣,最终风停雨住,一切又都归于宁静和谐,让人不由得惊叹作者高超的叙事描写手法,似乎即使抽去事件,凭借自然景色的描写,就可以明白特定背景下所发生事件的前因后果。所以当读着他的作品时,便觉得生活本身好像就是为了享受其俊丽才存在。
在屠格涅夫笔下,他所给予同情和好感的农民都与大自然心心相连,对大自然有着独特的感知和审美能力。比如《白净草原》中孩子们无忧无虑地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就连年龄很小的男孩也懂得欣赏星空之美;还有《木木》既聋又哑,而大自然也是又聋又哑,但是他和大自然互为表征,他们懂感情、懂正义,始终表达真、善、美和爱。特别是《美人梅齐河的卡西扬》中的卡西扬,忘情地谈说大自然,仿佛与大自然相依相融,他对自然美的感悟力简直让人动容。屠格涅夫借助人与自然的主题,来揭示并赞美农民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成功地展示他们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爱心。
“全书以一个猎人的行猎线索,串起二十五篇自成起讫的故事,如一曲曲独立的乐章,奏响在俄罗斯广袤深沉的土地。”说不尽的《猎人笔记》,书中叙述的事件,尤其是爱情故事,多发生于迷离朦胧的星光月色中,那似有若无的静谧,营造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美,将读者带入其中不断玩味、不断想象、不断创造,与此同时,作品本身也就具有了永恒的文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