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陶小敏
赵勤伟是市公安局郾城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兼技术中队中队长。今年48岁的他已经在刑侦工作岗位奋战了25年。
25年来,他凭借对刑侦技术工作的热爱,一次次攻坚克难,先后参与多起重特大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及检验鉴定工作,利用指纹、足迹、DNA、视频等技术,在侦破难复杂案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全力寻求案件真相
在工作中,赵勤伟不分白天黑夜,每一起刑事案件发生后,和同事第一时间就要赶到现场勘查,而现场往往情况复杂,尤其是命案现场,环境常更为恶劣,但赵勤伟都一如既往地仔细勘查现场,认真研究分析现场的每个细节。
在一命案现场,他不顾高度缺氧的危险,身绑绳索孤身一人下到十余米的枯井内勘查;在一抢劫并杀害出租车司机现场,为固定原始现场,他不顾瓢泼大雨,用雨伞和雨衣盖住出租车上的重要物证,在雨中淋了2个多小时,提取到即将被冲毁的大量关键物证,为案件侦破立下大功;在一女子离奇高空坠亡现场,为了查明事实真相,他登上消防云梯,从1楼到16楼逐层在外墙面及窗户上寻找痕迹物证,为案件的定性找到大量关键证据……哪里有困难,哪里都会有赵勤伟的身影。
锤炼克敌制胜本领
“我只是整理了一些命案现场照片,就感觉很难受,不知道赵队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一位刚入职的同事说起自己的工作初体验时,表露出对赵勤伟的佩服。赵勤伟则表示,刑侦技术工作没有热爱和责任心很难坚持下去,他正是凭借着这一股热爱,才保持了专注工作的永生动力。
“现场的每处痕迹都有它的形成过程,能否快速、准确提取物证是关键所在。”赵勤伟表示,他的任务就是通过认真、细致、科学的勘查,客观、全面还原案发现场,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和侦察范围,为刑事诉讼审判提供证据。这项任务的圆满完成,需要具备高超的业务水平,而这项业务能力不止需要用心总结实践经验,更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
工作中,赵勤伟严格要求自己,不间断学习各种刑事技术业务知识,不断锤炼、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求严,工作细,发挥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这是赵勤伟的同事对他的一致评价。在同事们看来,赵勤伟可谓是一部“活档案”,只要是他去过的案件现场,不管过去多久,问及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物证、现场场景等,赵勤伟都能介绍得清清楚楚,他也乐于将自己的本领和知识与同事们分享,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提高。
从事刑侦工作以来,赵勤伟加班加点是常事。碰到重大、复杂案件时,赵勤伟也会压力倍增,他坦言,会不时进行自我心理建设和情绪排解,但为了不让一名凶犯逍遥法外,为了自己热爱的刑侦事业,他从未起过懈怠和放弃的念头。“就像是学生遇到难题,苦思冥想解出来后,那种兴奋和快乐会让人忘却一切辛苦。”
工作以来,赵勤伟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多次获得全市破案标兵、技术能手、优秀人民警察、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2012年7月,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2015年和2017年获得全市刑事技术比武第一名;2018年,被省厅评为练兵比武先进个人;2019年,被公安部评为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先进个人。
赵勤伟分析现场勘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