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1月13日 星期

我心中的国


■安小悠

小时候,我心中的国是一个小小的村落。

村域轮廓似一个逗号,尾巴一点处是一条长长的河流。小村遍植榆杨,春夏入村,远观有“绿树村边合”之意,又因地处中原无山,难有“青山郭外斜”之状,能外斜的除榆树杨树旁逸斜出的虬枝外,便是晨光暮霭。小村以羽毛加工为副业,秋冬树叶尽凋时节,虽无柳絮因风起,惟有羽毛漫天舞。那丝丝缕缕的羽毛做了小村的毛边,给它穿上了一件毛绒的大氅。

小村的自然环境如诗如画,房屋是一色的青砖瓦房,虽不及如今的二层小楼,但冬暖夏凉。大人们勤劳致富,日子也算衣食无忧。逗号拐弯处是小学所在地,校门上书“钮王小学”,无论是霜雾迷蒙的清晨,还是归鸟驮着暮色归巢的黄昏,从校园里都能传出郎朗书声。“小英雄雨来,不怕烈火的邱少云,舍生忘死的董存瑞,鞠躬尽瘁的焦裕禄……”操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我们脖里系的红领巾,风里雨里都闪动着血染的风采。

所有适龄孩子都要到学校读书。我入学时,父母教育我,只有好好读书,长大才能有出息,才能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再“汗滴禾下土”,这大概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最朴素的愿望。老师教育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在我小小的足迹还仅限于村域的活动范围时,在我视村为国的年纪,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启蒙。

少年时,我心中的国是一个英雄的城镇。

我到龙城一中上初中,当然知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不是我的家乡“龙城”,但每与人发思古之幽情,总大言不惭地诵出这句诗。从家到校,小路弯弯十五里,是晴里自行车碾过的轨迹,是雨里花五角钱坐三轮车行过的距离。这路若是枝丫,那散在四野的村落,就是开在枝丫上的花,这些花绘不出一个春天,却绘出了一个少年心中的家国。

学校每周一早晨升旗,升旗时,广播先播一段话:“国旗,是国家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国旗上,四颗小星围绕着一颗大星,象征着党和人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国旗,雍容而不华贵,简洁而不单调,它将永远飘扬在祖国的海陆上空。”我听了三年,至今言犹在耳。去年,小儿作为班级代表在国旗下讲话,我教他的就是上述一段。

我去商桥读高中,学校四面碧野,麦收之际于楼上俯视远方,麦浪翻滚时,真觉校如巨舟,我辈皆过客。高中生活枯燥无味,好在有梦,每晚睡前,我的梦便乘着京广线上的火车,流星划过天际般,驶向远方……商桥历史悠久,“天下第一桥”的小商桥,是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行于桥上,满目历史斑驳,双手抚桥,尽触岁月凉薄。郾城大捷时,岳飞斧破铁浮屠,手劈拐子马,杀得金军尸横遍野,溃散而逃;杨再兴血染小商河,岳飞哭祭……这是一片洒有英雄之血的土地,我为它感到自豪。

青年时,我心中的国出省界,从中原小城到沿海都市,由无垠平原到万里山川,不仅在广度上延长,还随着所见所识的不断增加,在深度上也加厚了。

火车载着我,我心中的国在一方小小的车窗里,无限放大,无尽绵延,我似井中之蛙,只觉地阔天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1.8万多千米海岸线”……这些地理书中的概念,随火车的隆隆声如画卷般摊在我的眼前。那巍巍青山、田田荷塘、层层梯田……我正行进在祖国辽阔的疆域上,思绪正策马奔腾着,这对我不只是视觉的冲击,更是心灵的震撼,我第一次从胸腔里觉出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22小时连续播放的画面结束,我穿越一千多公里,站在福州的土地上。海边城市特有的咸腥之气扑鼻,满目皆是胡须及地的榕树。那一刻,我仿佛身处另一个世界,身处梦里的时空。大学四年,是最美好的四年。“闽水泱泱,长安葱葱,旗山莽苍苍。”一群风华正茂的新闻学子,执笔执话筒,为了新时代的新闻理想奔波在风里雨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南国风景和北方迥异,凤凰花开时节,犹漫天红鸟在飞。离校时,我留下一个疑问,作为日后重逢的线索。如今,福州已通高铁,仅6小时即可抵达,回去极方便。

大学毕业后,我也曾祖国各地辗转流连,也曾飞往国外,见识过异域风光。在国内时,我心系故乡小小的天地,在国外时,我满心挂念我的祖国。也只有身处国外,才能从肺腑里真正体会到祖国的腾飞带给每一个中国人的尊严。那傲立于东方神州的祖国啊,已如一只报晓的雄鸡,真真正正地抬起了头,为天下人所识、所尊、所重。

现在,我心中的国回归到一个小小的家园。“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为人妻为人母,我愿为他们洗手做羹汤;为人子女,我愿让父母安度晚年。做好这些之余,我愿执笔,写尽小城的花开,书尽生活的温情。无论是一个小村落,一个城镇,还是一市一省;无论南北,还是西东;无论是过去的辉煌,还是如今的日新月异;无论是一个不足百平方米的小小家园,还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壮丽河山,都是我心中的国的一部分,我都深深地热爱。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