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2月5日 星期

“现在的日子天天像过年”


■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文博

在召陵区银鸽东家属院,很多人都认识陈春香老人。老人今年100岁了,一生历尽风雨坎坷,却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性格开朗,爱交朋友,乐于助人。1月27日,记者走进这位百岁老人的家中,了解她的人生故事,探寻她的长寿秘诀。

丈夫去世,独自抚养儿子成人

陈春香老人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记者见到她的时候,老人正坐在“专属”的椅子上看电视。她戴着暗红色的毛线帽子,身穿同色系的棉衣、棉裤,踩着脚凳,面容饱满红润,神态安详。老人的儿子李全旺告诉记者,陈春香听力有所下降,跟她说话需要提高音量,但老人思路清晰,记忆力很好,许多他都记不住的事情老人却记得很清楚。

陈春香老人1921年出生于郾城区龙城镇香陈湾村。她小时候家境贫寒,家中长辈每日为家人能吃饱饭而绞尽脑汁,父母、哥哥、姐姐都因为没钱治病相继去世。1938年,陈春香嫁到龙城镇小李庄村,婚后家中生活也不富裕。她和丈夫先后生了3个孩子,其中两个孩子因病夭折。1948年,丈夫也撒手人寰。丈夫去世后,陈春香与儿子李全旺相依为命,一直没有再嫁。 当时陈春香家里有3亩地,生活艰难。为了活下去,陈春香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熬夜做家务,缝缝补补。陈春香会做笼头,一有空闲就动手做笼头,攒够十几个后步行到漯河牛行街卖掉换些钱。即便如此,母子俩也常常挨饿,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那时候我妈就像不知道累似的,每天忙得团团转。她吃过的苦、遭过的罪都能写一本书了。”回忆当年的事,李全旺感动地说,因为母亲,他们的生活虽然贫困,却充满温情。

注重教育,历尽艰辛供儿子读书

无论处于怎样的人生境地,陈春香从不怨天尤人,总是保持乐观的态度,靠勤劳的双手将家中的日子越过越好。陈春香没有上过学,但她十分注重教育。她参加了识字班学习识字。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她都坚持供儿子读书,将他送进了大学。1955年,陈春香参加了相关部门举办的接生员培训,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生员。从那时起一直到1985年,她为村里几代人接生,没有发生过一例事故。 在李全旺的印象中,虽然家中生活条件不好,但是母亲总能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她心灵手巧,编织、剪纸、裁衣样样都会,邻居找她帮忙,她都热情相助。1953年,陈春香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她当上了村妇女主任。陈春香兢兢业业地工作,为村民服务,很受村民尊敬。 1985年,陈春香64岁,儿子李全旺将她接到漯河市区一起生活。陈春香性格开朗,年轻时就爱说爱笑。来到市区后,她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并结交了很多朋友。随着年龄增长,她的活动范围固定在所住的家属院附近。大家都很喜欢这位慈祥的老太太,每隔几天看不到她,就会有人询问李全旺:“最近咋没见你妈呀?”“院子里认识她的人比认识我的人多。”李全旺笑着说。

五代同堂,日子越过越好

艰难的岁月里,陈春香以坚韧的性格踏平生活的沟沟坎坎,撑起了一个家。如今她年纪大了,孩子们对她十分孝顺,总是变着法儿让她高兴。为了照顾好她,儿子、儿媳没事的时候就研究养生知识,将老人的生活安排得很妥帖,一日三餐营养丰富、按时定量。“我妈喜欢吃红薯、麦片、蔬菜,爱喝水。”李全旺的妻子赵秀英说,老人的生活很规律,每天都要看电视、听戏曲。 如今,陈春香一家五代18口人,每个孩子对陈春香都很孝顺。在她百岁寿诞时,家人们一起拍了一张全家福,在外地工作的孙媳还专门寄回了一幅《祝寿图》。陈春香喜欢打牌,孩子们每次回家探望,一定要陪老人打一会儿扑克牌。“别看她年纪大了,打牌的规矩记得可清楚了,没有出错过牌。有时候孩子们逗她玩,故意出错牌,她都能看出来。”李全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只要有我妈在,家里总是热热闹闹的。” 采访中,陈春香老人目光柔和、言语亲切,不时还会讲几句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现在的日子天天像过年,想吃啥有啥,想要啥有啥,感谢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陈春香老人说。

陈春香老人(中)和儿子、儿媳。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