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4月7日 星期
市住房公积金中心
驻村帮扶办实事 情系百姓暖民心


■本报记者 张丽霞

陈威屹

“俺村的坑洼土路修平了,困难家庭也有了稳定收入。这几年眼看着村里的日子越过越好,送两面锦旗表表俺全村老少的感激之情!”3月31日上午,郾城区商桥镇郭栗庄村村民代表来到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表达谢意。

记者注意到,两面锦旗中的一面是郾城区商桥镇郭栗庄村村委会和全体村民赠送给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的,另一面则是村里的贫困户代表赠送给该中心驻村第一书记宋晓勇的。

驻村帮扶 一家一户系于心

“郭栗庄村距离城区较远,又受铁路涵洞制约,没有规模企业吸纳村民就近就业,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地和外出打工为主。现在这些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市住房公积金中心驻郭栗庄村第一书记宋晓勇告诉记者。位于商桥镇中西部的郭栗庄村共295户1096人,多年来受铁路涵洞的制约,道路坑洼、交通不便,村民们除了耕地就是外出打工,无其他收入来源。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宋晓勇对贫困户逐户走访,了解实情和致贫原因,制订帮扶计划,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结对帮扶、跟踪扶贫,理思路、调结构、找项目、整村貌。经过多年努力,郭栗庄村1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有了质的提升。

“驻村帮扶工作既是任务,更是交心。你为村民嘘寒问暖,村民为你添衣加饭。作为驻村书记我理应帮扶他们,而他们也时时感动着我。”谈起这些年感触最深的事儿,宋晓勇历历在目:忘不了走访时村民见他衣着单薄,把家里最好的一件衣服送到他的手中;忘不了常常打开驻村宿舍门时,门口堆放着村民为他送来的带着泥土气息的新鲜青菜;更忘不了村民得知他舍下几个月的小儿子驻村工作,急切地跑到宿舍说想帮他照顾孩子时那关切的眼神……

从根基上脱贫 在务实中帮扶

对于郭栗庄村来说,只有解决了交通、住房、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才能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多方争取30万元资金对村室进行扩建,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还争取近150万元资金为村里新修道路0.8公里,新修下水道1300多米,硬化户户通路面近7000平方米,新安装路灯104盏。如今,郭栗庄村通村公路实现了硬化,村内家家用上了自来水,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以及进村进户的宽带纷纷建设、安装起来……

良好的村建基础也调动起了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近年来,村民在3名致富带头人的带动下发展蔬菜种植,种植面积300多亩。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还积极协调流转贫困户土地,每年每亩土地增加收入900元左右。通过转移就业,该村种植合作社、芦笋种植基地、莲藕种植基地广泛吸纳村民就业,村民不出村就可拿到工资。

同时,他们还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农副产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一系列举措吸引了一些爱心人士到村里兴办劳动密集型企业,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帮钱帮物 更要建个好支部

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党组成员多次走进郭栗庄村,与该村党支部开展联学联建活动,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自2016年驻村以来,中心协调资金为郭栗庄村委办公室购置了会议桌椅、空调、液晶电视、电脑、多功能打印复印一体机和书籍,强化了党员群众的学习阵地建设。真正融入贫困村民中的时候,我才感悟到作为一名党员肩负为民服务这一责任的重要性,才真正感受到让村民获得满满的幸福感,内心有多么自豪。”宋晓勇告诉记者。让党建融入精准扶贫,让基层党组织更有凝聚力,这是一任任驻村书记默默践行的承诺,更是无数驻村党员干部接续帮扶的真实写照。正如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杨智勇在采访中所讲的那样,中心全体党员干部将持续帮扶一线,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序衔接乡村振兴工作。

群众赠送的锦旗既是鼓励,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在驻村帮扶的道路上,将迈出更务实更有力的步伐。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