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鹤琦
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招大引强捷报频传:在3月份召开的第104届全国春季糖酒会上,经开区组织举办了食品产业专题推介会,签订总投资达30亿元的5个工业项目、1个深度战略合作协议,5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九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上,经开区组织召开了食品产业专题推介会、上海市知名商协会合作恳谈会,签约了15个项目。
在招商引资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经开区缘何能取得如此骄人业绩?近年来,经开区上下克服疫情防控、资金瓶颈等种种困难,以专业化园区建设为抓手,以打造完善丰满的食品产业生态为目标,以四大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全力以赴开展大开放大招商活动。全区开放势头迅猛强劲,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名企名牌加速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向前迈进。
聚焦“三链同构”抓招商。同质化企业分层次,瞄准行业百强和细分领域前10强,按照大品类集聚发展、细分领域各具特色的原则进行招商,如同为自加热食品,自嗨锅主打火锅类,宏绿主打米饭类,既扩大了产业集聚优势,又缩小了区域同质化竞争对企业的影响。互补性企业扩链条,深入分析主导产业、重点企业上下游链条,动态调整完善产业图谱。吉美浓缩果汁项目,与可口可乐、统一等老牌企业优势互补,全面满足市场需求。问需于市,问需于企,市场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就规划布局在哪里,企业需要什么就定向招引什么。
聚焦专业园区引项目。围绕食品、液压科技等特色主导产业,强化招商措施针对性,着力打造智能食品装备产业园、液压科技产业园、食品辅料产业园、检验检测产业园、零担和大宗商品物流园五大专业园区。
聚焦节会活动大招商。经开区聚焦经济发展主责主业,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精心组织专题招商活动。围绕主导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开展多层次、多形式专题招商和推介活动。狠抓名企名牌引进。紧盯国内外500强、行业百强投资动向,区主要领导先后带队赴北京、上海、成都、广东等地,拜访相关协会和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高管。5个驻外招商办事处筛选各自区域内3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实施挂图精准上门拜访计划,实行周报告制度,确保招商引资高质量。成立重大项目推进指挥部,“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套台账、一抓到底”,全过程代理、全流程提速,确保重大项目早落地、快建设。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今年以来,利用党政联席会、主任办公会、现场办公、联合督导等多种形式召开重点项目服务会36次,针对项目受理、项目审批、征地拆迁、水电气、建设环境等方面问题集中研究解决。
大开放带动大招商,大项目助推大发展。随着开放之门越开越大,经开区发展后劲愈发强劲。今年以来,经开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个,总投资224.4亿元,其中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投资项目3个,上市公司、行业百强投资项目6个;新开工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84.2亿元。2020年,经开区引进国内外500强、行业龙头企业投资项目7个;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8个,总投资305亿元,其中,投资超10亿元项目12个、超30亿元项目1个;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3个,总投资341亿元,其中,盐津铺子烘焙产业园等十多个重大项目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去年,全省经开区现场观摩交流会在漯河经开区召开,经开区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