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颖勇
高考是我人生经历的第一次挫折。1986年,我高中毕业了。那时候参加高考要通过预选考试。6月初,许昌地区统一出题考试,预选不上就没有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资格了。这年,我以20多分之差没有进入预选线,主要是因为英语和数学两科成绩差。
那年全班50多人,高考预选后仅10多名同学进入了预选线。他们继续学习,等待参加七月的高考,其他人都回家了。
考生多、高校少,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如果金榜题名,就可以跳出农门,吃上“商品粮”,改变一生的命运。
那年落榜后,6月份我回到家,正是“三夏”大忙季节,我在繁重的劳动中体验到农人的艰辛。因为一直在上学,很多农活儿我都干不好,也不会驾驭牲口、使用农具,因此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
面对挫折和失败,我很不甘心。九月的一天,一位来找我玩的同学说,我们原来的班主任让我回校复习,明年再参加高考。
1987年国家取消了预选考试,每一位考生都可以直接参加高考。那年高考我考上了许昌师专。从学校领取录取通知书回到家,爸爸妈妈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拿着通知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我成了村里恢复高考后最早的大学生。
经历高考落榜的打击,我认识到学习时不能仅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要全面发展,各学科成绩都要优秀。
高考的经历让我体会到,失败了并不可怕,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不放弃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